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不断地提醒自己要谦让。于是我们误以为退缩才是礼貌,要尽可能不给别人添麻烦。因此,有认为别人不好的意见也不好意思说出来,偶尔听到别人的赞美竟会感到不自在,更说不上能大大方方地接受。 因为自己有这种“不自在”的感觉,自然而然运用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即使心中颇有感触,但要开口表达出来,的确感到会给自己和对方带来尴尬。时间长了,真的成了“金口难开”。人与人之间只有挑刺的、找问题的、提意见的、建议批评的,甚至建议冲突的关系,少了赞美的润滑剂。 一次,老刘搭乘国航班机飞往深圳。当他们上了飞机后得到知飞机将要延误两个小时。一时机内乘客怨声四起。他看着乘务员一边端茶倒水,一边接受许多乘客的抱怨,想想最辛苦的就数她们了,工作时间一下子延长了一倍。有些乘客看在眼里肯定也有同感,他可以从他们同情、理解的眼神里看到,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有勇气突破自己的障碍,向她们说出赞美感谢的话,包括老刘自己也一直在“挣扎”,最后他终于找到了一张意见调查表,在上面写下了我对她们的感谢,然后匆匆把它塞给一个乘务员。那过程,引起老刘莫名的紧张和尴尬。怎么赞美别人会有如此大的心理障碍? 在企业公司中,许多员工周而复始地从事一样的工作,有时真的很难感觉到自己对单位有所贡献,自己存在的价值真的不过是颗螺丝钉,可有可无。时间长了,士气消沉。 按传统的观念,我们早已习惯了员工把事做好是本分,不用表扬;做错了一定要指责。口头认同和赞扬能提高员工凝聚力鼓舞士气。但很多人就是觉得赞扬“举步维通”。 看来突破这个心理障碍还需要一定的勇气。开始时可能是意、很不自在的。 但是,如果我们去想想那些受到赞美的人,会很欣慰,增加了自信和自尊,或许能给予我们决心去做的勇气。但究竟怎样去做才能恰到好处呢?我向大家提供四个循序渐进的方法: 1.不妨透过肢体语言去赞美。 试用一个赞许的眼神、认同的点头、轻拍一下肩膀,传达你的情感,表达你的赞美。从别人积极的反应中增加自己的勇气,相信你很快就能开口赞美了。 2.与其直接赞美他,不如赞美他所关心的人、事、物。 当我们在职场上听到人家说:“某某先生,你真是了不起”、“某某先生,你真是太棒了”,很多时候会让人听了起鸡皮疙瘩,觉得自己己恐怕永远也说不出类似的话。不如,针对别人所做的事或所想出的点子,就事论事地表扬,不仅说者心中踏实,受者也能听得的心安理得。 3.采取多样化的表达方式。 有时仅仅是肢体语言或言语表达还不够,还可以利用其它方式增加表达。如,写张卡片、送个小礼物、聚餐、一同出去等,增加彼此交流的机会。 4.在称赞过程中不要太浮夸,显得不自然。 其实除了自己感觉不自然,可能多数受者也觉得不实际!甚至可能受“拍马屁”之嫌,反而惹人讨厌,那可真是得不偿失。 只要有决心要改进自己的人际关系,一步一步地要求自己,相信在别人受到鼓励的时候,你所获得的反馈必能加强你的信心。 监管要求·版权声明·免责声明1、内容声明:中享网仅提供信息平台发布服务,所展示的信息均由第三方用户实名注册发布,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用户负责 2、风险提示: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 3、投稿提示:投稿请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出现违法内容和行为封号删稿!同时本站将相关证据提交相关部门 4、版权说明:部分投稿作者内容由Ai工具/软件生成,版权由投稿者所有,内容真实性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风险! 5、投诉删除:侵权和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受理邮箱:314562380@qq.com【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及时核查处理】 |
手机版|小黑屋|中享网
( 滇ICP备16008358号-6|滇公网安备53011102001243号 )
GMT+8, 2025-7-13 06:54 , Processed in 0.05792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