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正能量 查看内容

闲话几句交友原则

2020-8-26 15:54| 发布者: zxw88| 查看: 535| 评论: 0

摘要:   话不投机半句多,距离近难道就要见面了,笑话。世界上肤浅的人很多,抱歉,我不是。  我喜欢交不同的朋友,只要谈得来,即使从未见面我也会在心中记得有这么些谈得来的朋友。世界这么大,谈得来人的却不多,为 ...
   话不投机半句多,距离近难道就要见面了,笑话。世界上肤浅的人很多,抱歉,我不是。

  我喜欢交不同的朋友,只要谈得来,即使从未见面我也会在心中记得有这么些谈得来的朋友。世界这么大,谈得来人的却不多,为何还要因为不在同一个城市而疏远了。我会因为一个人喜欢一座城市,希望有一天可以与他相遇,第一次见面却能像旧友般交谈,亲切又自然。抱着这样一种想法,我希望有一天周游世界的时候,还可以找那里的朋友出来见一面,有所期待。

  没有共同语言的人,即使站在我面前,我也不屑与其交谈。你有你的思想,我有我的情感,但没有任何交集。时间宝贵,没有必要浪费在各自身上。正如周国平先生说的,“我不得不相信,在生物谱系图上,我和他们之间隔着无限遥远的距离。”

  以下是摘自周国平先生的《论友谊和教养》,觉得很赞同。

  我相信,一切好的友谊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不是刻意求得的。我还认为,再好的朋友也应该有距离,太热闹的友谊往往是空洞无物的。

  与人相处,如果你感到格外的轻松,在轻松中又感到真实的教益,我敢断定你一定遇到了你的同类,哪怕你们从事着截然不同的职业。

  人与人之间最深刻的区分不在职业,而在心灵。时时更新。

  我的看法正相反:朋友恰好是那少数几件舍不得换掉的旧衣服。新衣服当然不妨穿一穿,但是,能不能成为朋友,不到穿旧之时是不知道的。总在频繁更换朋友的人,其实没有真朋友。

  友谊是宽容的。正因为如此,朋友一旦反目,就往往不可挽回,说明他们的分歧必定十分严重,已经到了不能宽容的地步。只有在好朋友之间才可能发生绝交这种事,过去交往愈深,现在裂痕就愈难以修复,而维持一种泛泛之交又显得太不自然。至于本来只是泛泛之交的人,交与不交本属两可,也就谈不上绝交了。

  外倾性格的人容易得到很多朋友,但真朋友总是很少的。内倾者孤独,一旦获得朋友,往往是真的。

  看到书店出售教授交际术成功术之类的畅销书,我总感到滑稽。一个人对某个人有好感,和他或她交了朋友,或者对某件事感兴趣,想方设法把它做成功,这本来都是自然而然的。不熟记要点就交不了朋友,不乞灵秘诀就做不成事业,可见多么缺乏真情感真兴趣了。但是,没有真情感,怎么会有真朋友呢?没有真兴趣,怎么会有真事业呢?既然如此,又何必孜孜于交际和成功?这样做当然有明显的功利动机,但那还是比较表面的,更深的原因是精神上的空虚,于是急于找捷径躲到人群和事务中去。我不知道其效果如何,只知道如果这样的交际家走近我身旁,我一定会更感寂寞,如果这样的成功者站在我面前,我一定会更觉无聊的。读书如交友,但至少有一个例外,便是读那种传授交友术的书。 交友术兴,真朋友亡。凡是顶着友谊名义的利益之交,最后没有不破裂的,到头来还互相指责对方不够朋友,为友谊的脆弱大表义愤。

  在与人交往上,孔子最强调一个“信”字,我认为是对的。待人是否诚实无欺,最能反映一个人的人品是否光明磊落。一个人哪怕朋友遍天下,只要他对其中一个朋友有背信弃义的行径,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怀疑他是否真爱朋友,因为一旦他认为必要,他同样会背叛其他的朋友。“与朋友交而不信”,只能得逞一时之私欲,却是做人的大失败。

  我不得不相信,在生物谱系图上,我和他们之间隔着无限遥远的距离。
网站公告X

【重大套餐变更说明】

新增“500元包月套餐”...

点击查看详细说明

手机版|小黑屋|中享网 ( 滇ICP备16008358号-6|滇公网安备53011102001243号 )

GMT+8, 2025-5-16 08:54 , Processed in 0.28950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