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故事 查看内容

宫爆鸡丁的传说

2020-10-12 09:27| 发布者: zxw88| 查看: 568| 评论: 0

摘要: 宫保鸡丁,黔菜传统名菜,由鸡丁、干辣椒、花生米等炒制而成。因为其入口鲜辣,鸡肉的鲜嫩配合花生的香脆,广受大众接待。 “宫保鸡丁”是众人皆知的“名菜”,街边的小餐馆和初级大饭店里都能够看到它的踪影。尤其 ...
    宫保鸡丁,黔菜传统名菜,由鸡丁、干辣椒、花生米等炒制而成。因为其入口鲜辣,鸡肉的鲜嫩配合花生的香脆,广受大众接待。 “宫保鸡丁”是众人皆知的“名菜”,街边的小餐馆和初级大饭店里都能够看到它的踪影。尤其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宫保鸡丁“泛滥成灾”,险些成为中国菜代名词,情形类似于意大利菜中的意大利面条。

    不过也许你不知道,关于这道菜菜另有一段悠远的故事——

    传统的菜系习惯把宫保菜归为川菜,因为配料里有辣椒,现实上这是个潜移默化的历程,而宫保鸡丁真正的原产地是济南。别的鲁菜都是味重而不辣,却出了宫保鸡丁这个“异类”,这还要从清朝前期的山东巡抚丁宝桢说起。

    丁宝桢原籍贵州,清咸丰年间进士,曾任山东巡抚,前任四川总督。他一贯很喜欢吃辣椒与猪肉、鸡肉爆炒的菜肴,据说在山东任职时,他就命家厨制作“酱爆鸡丁”及类似菜肴,很合胃口,但那时此菜还未出名。

    调任四川总督后,每遇宴客,他都让家厨用花生米、干辣椒和嫩鸡肉炒制鸡丁,肉嫩味美,很受客人接待。之后因为他戍边御敌有功被朝廷封为“太子少保”,人称“丁宫保”,其家厨烹制的炒鸡丁,也被称为“宫保鸡丁”。

    于是他发明的菜由此得名“宫保鸡丁”,也算是对这位丁大人的怀念了。

    时过境迁,许多人已不知“宫保”为何物,就想当然地把“宫保鸡丁”写成为“宫爆鸡丁”,虽一字之差,但却改变了怀念丁宝桢的初衷。
网站公告X

【重大通知变更说明】

影响卡顿及收录的说明调整...

点击查看详细说明

手机版|小黑屋|中享网 ( 滇ICP备16008358号-6|滇公网安备53011102001243号 )

GMT+8, 2025-7-12 05:39 , Processed in 0.04266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