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北宋文坛领袖的欧阳修,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如此博学多识之人,实为千载难逢之奇才。其实,在欧阳修很小的时候,就已显示出将来必成大器的迹像。欧阳修聪慧过人,却不忘刻苦学习,多次城南借书抄录的经历,以及与老者巧对对联的故事,均可以看到少年欧阳修必成大器的一些先兆。 欧阳修四岁时父亲早逝,之后便与母亲一起度日。生活于贫寒之听欧阳修,看到母亲的辛苦,就发奋读书与学习,争取早一天出人头地,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小时候的欧阳修,家贫不忘苦学。家庭的贫穷,让幼小的欧阳修越发要强,母含辛茹苦,亲自教其识字。因家贫买不起纸,以芦荻划地成书。 在母亲的教育下,聪慧过人的欧阳修好学不倦,在同龄的孩子中,其才学已然是无人能及。欧阳修十岁时即可吟诗作赋,其功力远在大人之上了。叔父欧阳晔看到聪慧又努力的侄子,对欧阳修的母亲郑夫人说“嫂嫂不要为家里贫穷儿女年幼担心,这孩子将来一定大有出息。” 在欧阳修很小的时候,有一次,街上来了一个算卦者,鹤发童颜,望之有如神仙。而欧阳修巧对对联的故事,就由此而发生了。这位老者,其实是一个退官的读书人,看破世情,隐于市井,并精研出一套处世哲学,可以做到以柔克刚。 当老者见到欧阳修是,发现这小伙子天庭饱满,他日必成大器。但美中不足的是,欧阳修的习性过于刚强,日后如果走上仕途恐有挫折。老者有意开导他,便说道:“看你的机灵模样,想必读书不少,能对句吗?” 于是,老者便道出上联:齿刚唇柔,刚者不如柔者久,柔能克刚。小小年纪的欧阳修,未能明白老者的深意,还以为老者讥笑于他,于是答道:眉先须后,先生何似后生长,后来居上。老者不禁心中暗叹,欧阳修小小年纪,能有如此精巧的对句,真是非常了不起。 监管要求·版权声明·免责声明1、内容声明:中享网仅提供信息平台发布服务,所展示的信息均由第三方用户实名注册发布,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用户负责 2、风险提示: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 3、投稿提示:投稿请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出现违法内容和行为封号删稿!同时本站将相关证据提交相关部门 4、版权说明:部分投稿作者内容由Ai工具/软件生成,版权由投稿者所有,内容真实性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风险! 5、投诉删除:侵权和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受理邮箱:314562380@qq.com【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及时核查处理】 |
手机版|小黑屋|中享网
( 滇ICP备16008358号-6|滇公网安备53011102001243号 )
GMT+8, 2025-9-17 10:46 , Processed in 0.08353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