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40多岁,是个小工厂老板,早起晚睡,工作几乎没有休息,亲自理货,跑业务,一有时间就看着员工干活。还雇了十个人专门监督。可是企业业绩,产品质量还是一般没什么改善,很烦恼。员工都是自己招聘来的优秀人才,但是一般呆不到3个月,就都离开了,厂里留下的员工都是拿着工资,不爱干活。眼看着又要涨工资,急得想跳楼。 老杨30岁,开了一个服装厂,平时就早晚去一趟服装厂开个会,偶尔去车间看一下。从不看着员工干活。而且经常和家人旅游,钓鱼。平时抱着孩子闲逛,生活乐无边。 为什么同样是老板,老杨干活少反而效果好呢? 其实,我们要搞清楚,一个企业的品质提升重点在于以下3点: 有先进的的生产设备,设备不行,再好的技术和工人都无济于事。 有一批熟练而稳定的生产工人,如果工人流动性非常大,找再多的监督者也很难提高品质。 有强大的技术团队,保证产品不出问题,出了问题可以及时得到解决。 无亲无故,员工凭什么为你拼命?董明珠:“我鼓励员工好好干下去,格力会给8万员工提供两室一厅的房子,只要你干到退休,房价再高都跟你没关系。” 员工在格力工作到退休,可以分配到住房,但是中途若是离职就收回。 房子作为牵制,员工就不会轻易离职了。因为离职成本太高。以珠海的房价,一二线员工没有2万以上收入很难买到房。 主动为员工加薪,不要等着员工自己提。都是成年人,谁会拉下脸去要求涨工资呢,而且不一定会成功。 不能因为企业的成本上升就去挤压员工。 马云初期亲身经历教训:千万不要发固定薪资 品质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监督出来的。老板在和不在两个样。与其天天看着员工,让员工被动的干活,不如省出这些时间好好想想,怎么让员工自发自觉地去干活。与其雇这么多人去监督,不如把这些钱拿出来激励优秀员工。 能跑掉的都是好马,懒马都留下了! 优秀员工为什么走?马云:1、钱少了。2、委屈了。 将业务员薪酬设计为KSF模式 什么是KSF? 1. KSF给员工提供6-8种加薪方法,员工获得加薪的机会更多 2. 将员工的价值与薪酬相结合,员工创造的价值更多,拿到的薪资更多 3. 让员工看到获得加薪并不难,只要稍加努力就能实现 4. 最重要的是,薪酬设计对每个人都是公平合理的,是员工乐于接受的 由于刘总公司业务员业绩受时间影响,那在KSF模式下,可以分阶段设计他们的薪酬: 1、入职3个月以上不到6个月的员工 2、入职6个月以上1年以下的员工 但因为这个阶段的员工业务能力还不是很成熟,因此平衡点也不宜设置过高,否则会让员工觉得加薪太难,从而失去信心。 3、 入职1年以上的员工 这个时候的员工业务能力已趋于成熟,平衡点可正常设置,同时加大奖励力度,让业务员更有冲劲。 4、高级业务员给予大幅激励 按照这种方案实行一段时间之后,我们也得到了刘总的反馈: 1.3个月以下的新员工积极性明显提升,之前还会被催着去发邮件、打电话,现在不仅会把公司现有的资源运用的很好,还会想方设法通过别的方式增加产品的曝光度 2.工作一段时间的员工之前都是准点下班,现在为了冲业绩,都会自觉在公司加班 3.老员工不再满足于老客户资源,开始积极开发新客户 4.不到半年,公司业绩上升了30%,员工离职率减少了10% 现在刘总根本不用去监督员工干活,员工会自动自发去拼命干。员工薪资增加了,企业效益也变好了。真正实现了员工和企业的双赢。 2、建立更高级别的内部合伙人机制 凡是高级业务员、业务经理,即可成为企业当年的内部合伙人,一起分享企业增量利润。 我的建议是可以先做3-5年的合伙人模式,再做股权激励是最好的,合伙人同样要员工掏钱入伙,但并不拥有公司的股份,并且合伙人不是分享所有的剩余价值,而是分享增值增量部分的剩余价值,我们主要匹配好企业的分配率、员工的回报率即可,员工有钱放在银行只有极低的利息,如果放在公司有20%以上的回报率,员工肯定希望把钱放在公司获取更高好的回报。 合伙人可分为两种方式: 1.公司合伙人制:合伙人一起分享整个公司的经营成果; 2.项目合伙人制:仅针对核心业务或项目做合伙人分配,员工可以成为多个项目的合伙人; 3、建立股份与期权分配机制 高级业务经理培养年业绩达500万以上的业务员10人以上,即可以成为企业的股东或成立分公司,拥有公司股份。 给员工做了3-5年合伙人后,我们根据合伙人的贡献结果,让合伙人直接入股,最常用的有以下两种方式: (1)契约股:通过固定资产或投资回报率来测算公司的股本,采用契约股的方式代持在大股东的名下,让优秀的业务员成为企业的股东之一。 ( 2)期权激励:分阶段来激励员工行权,通过3-5年,优秀员工不断增加公司股份,享受公司分配。 总结:现在很多企业都在找优秀的业务员,但基本上采用“底薪+提成”的单一激励方式,导致很多业务员被同行挖走,这种方式是很难可持续的。李太林薪酬全绩效模式,通过使用多元激励模式,达到留住优秀人才,提升企业业绩的目的。 总结: 管理是被动的,激励是主动的。管理是别人要求的,激励是自己要求的。人性的特点是不喜欢为别人做事,却愿意为自己做事。如果一个管理者还是把过去几十年的管理方法来管理现代的员工,那只会把员工管跑。企业人员流失严重,稳定性不强,那企业老板一定要先反思自己,别一味指责别人。 没有利益的趋同,就没有思维的统一!!别因为工资设计的不合理,而丧失员工心甘情愿为你拼命的机会,这是最不划算的投入成本!
监管要求·版权声明·免责声明1、内容声明:中享网仅提供信息平台发布服务,所展示的信息均由第三方用户实名注册发布,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用户负责 2、风险提示: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 3、投稿提示:投稿请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出现违法内容和行为封号删稿!同时本站将相关证据提交相关部门 4、版权说明:部分投稿作者内容由Ai工具/软件生成,版权由投稿者所有,内容真实性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风险! 5、投诉删除:侵权和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受理邮箱:314562380@qq.com【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及时核查处理】 |
手机版|小黑屋|中享网
( 滇ICP备16008358号-6|滇公网安备53011102001243号 )
GMT+8, 2025-7-9 08:41 , Processed in 2.34943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