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1993年的冬天,我被调到地处阿拉沟的乌鲁木齐市南山矿区武装部工作不久。一天上午,我受领任务,安排我随领导前往阿拉沟乡夏尔沟村采访。主要是参加夏尔沟村“团结电站”剪彩仪式。 夏尔沟村地处天山深处的峡谷地带,是以蒙古族为主的纯牧业村。那天,我们乘车从南山矿区政府出发,沿着阿拉沟河畔蜿蜒的狭窄的公路,向阿拉沟乡夏尔沟村进发。当我们还未走到跟前,就远远看到夏尔沟村的蒙古族牧民,穿着节日的盛装,齐聚在村电视转播台的院子里载歌载舞,等待着客人们的到来。 刚一坐下,和静县的那位蒙古族副县长就给我们介绍阿拉沟乡的来历。“团结电站” 剪彩仪式在热烈的歌舞氛围中进行,我们就在露天摆设的餐席上坐下。蒙古族牧民开始招待我们吃饭,蒙古族牧民就在餐席边唱歌跳舞,边给客人们倒茶敬酒。 我那时还比较年轻,很少喝酒,也没有和蒙古族少数民族同志有过交往,对蒙古族牧民的风俗习惯是一无所知。只见那蒙古族姑娘在我们桌边跳着舞、唱着歌,这时忽然停了下来,双手举着小碗里的一碗白酒,就像汉族人作揖一样,端到我的跟前。我对蒙古族姑娘敬酒有受宠若惊之感,我还从未见过如此这般敬酒,我从她手里接过那一小碗酒,一仰头喝了个净光。 当时我心里想,这可能和汉族人结婚时新郎、新娘给客人们敬酒差不多,不会有第二次敬酒,反正就这一小碗酒,喝完也就完了。一小碗酒喝下,就开始吃东西,并和同桌的客人们聊天。没有想到就一会儿,又一位蒙古族姑娘跳着舞唱着歌,一曲唱完之后又来到我的跟前,一个半蹲,类似汉族人作揖的样子,一小碗白酒又递到了我的跟前,同桌的客人还不停的催着说:“喝吧!喝吧!”我接过这一小碗酒又是一饮而尽。后来又喝了几小碗酒?我已是彻底迷糊不清了。在我的眼前,晃晃悠悠地反复出现着蒙古族姑娘跳舞、唱歌、敬酒的情形。刚来时还感觉到浑身有点发冷,此刻全部没有了。来时天上有太阳,太阳落山后,开始起风了,天也慢慢变黑。 “要回去了!”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我站立起来,突然感觉天旋地转,腿也变软,不听使唤了,也不知道是谁?感觉是两个人用胳膊架着我,几乎是拖着,把我弄上了帆布敞篷的吉普车上。直到第二天早上酒醒,才想起昨天发生的事来。 这是我从部队退役到地方后,第一次喝酒被灌的酩酊大醉,也使得我明白了蒙古族牧民敬酒的风俗习惯,好在喝酒被灌醉前,我就已采访到了需要的东西。之后,我以《夏尔沟村的牧民见到了光明》为题,写了“团结电站”剪彩仪式这篇新闻稿件,投寄出去,先后在当时的《天山建设报》、《乌鲁木齐劳动报》刊发报道。那次的采访,我感受到了蒙古族牧民们的热情好客,从未见过的敬酒场面。 千海江,退役军人,乌鲁木齐某政府单位工作,曾在部队担任文书和新闻宣传工作,先后在新疆和乌鲁木齐等新闻媒体刊发各类新闻稿件2000余篇。喜欢文学创作,用文字记录生活经历,擅长创作小短文,多篇文章选后获奖。 编辑:韩广宁 校对:周赟 来源:红山文学新媒体 转自今日头条优质自媒体 免责声明:转载无任何商业目的,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监管要求·版权声明·免责声明1、内容声明:中享网仅提供信息平台发布服务,所展示的信息均由第三方用户实名注册发布,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用户负责 2、风险提示: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 3、投稿提示:投稿请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出现违法内容和行为封号删稿!同时本站将相关证据提交相关部门 4、版权说明:部分投稿作者内容由Ai工具/软件生成,版权由投稿者所有,内容真实性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风险! 5、投诉删除:侵权和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受理邮箱:314562380@qq.com【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及时核查处理】 |
手机版|小黑屋|中享网
( 滇ICP备16008358号-6|滇公网安备53011102001243号 )
GMT+8, 2025-8-6 00:36 , Processed in 0.68678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