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此曲本唐庄宗李存勖所制,名《忆仙姿》,嫌其名不雅,故改为《如梦令》。 李存勖有词句“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如梦令的名字,应是从此句中得来。 “如梦令”为单调,三十三个字,是一首小词。以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最为知名。 诗词君分享十首经典的《如梦令》,一起来体会其中的含蓄而美好吧!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是李清照的传世之作,也是她的成名之作。 这一天,李清照喝醉了,但她还记挂着园中的海棠,于是问侍女:海棠怎样了。侍女答道:海棠依旧。 李清照却反问道:昨天的风雨那么大,你知道吗?海棠一定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绿肥红瘦”一语是全词的精绝之笔,历来为世人所称道。
《如梦令·门外绿阴千顷》 宋·曹组 门外绿阴千顷,两两黄鹂相应。 睡起不胜情,行到碧梧金井。 人静,人静。风动一庭花影。 这是词人睡起前后的所见所闻。 看似在写无聊意绪,但词人由“动”生“情”,表明他心中所期待的,或许是在等着一位女子的到来,但词人点到为止,并不说破,就显得言尽而意无穷,其中意味妙不胜收。 这首词写静境极有韵味:门外千顷绿阴中只有黄鹂相应之声;碧梧金井畔只有风弄花影。而这些都是闺中人睡起后步出庭院时的所见所闻,背后透露出的是闺中人轻微的寂寞之感。
《如梦令·遥夜沉沉如水》 宋·秦观 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 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 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此词借写夜宿驿舍的况味,诉说旅途的艰辛,把旅途的孤独凄清和驿亭的寒冷萧瑟描写得让人读来如临其境。 鼠之扰闹,霜之送寒,风声阵阵,马嘶人起,如耳闻目睹,俱以白描手法出之。毫无缘饰,不用替代,只坦直说出,却别有一番感人的力量。 词人下笔精到,所写驿馆种种景况,无不蕴含着天涯飘泊的旅思况味,婉曲地传出了郁积于心的人生不平——遭谗受害,屡遭贬谪,岁暮飘零如是。
《如梦令·春思》 北宋·苏轼 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 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 居士,居士。莫忘小桥流水。 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被调离黄州,而后在京城担任翰林学士,虽受重视,又陷入党争之中,心生厌倦,不由怀念起黄州的生活来,于是写下此词。 黄州,我的居所雪堂之前,有我亲手种下的桃树和李树,到如今已是绿叶成荫,青青的果实挂满枝头。帘外的鸟儿天刚蒙蒙亮就开始鸣叫,把我从睡梦中唤醒。东坡啊东坡,不要忘记黄州小桥流水的美景,早日归隐吧。 苏轼回忆了雪堂生活,表达对幽静环境的怀恋和向往。但真实思想却在于排遣对仕途经营的厌腻。
《如梦令·谁伴明窗独坐》 宋·向滈 谁伴明窗独坐。和我影儿两个。 灯烬欲眠时,影也把人抛躲。 无那。无那。好个恓惶的我。 此词抒写作者的孤独,开篇突出了作者在窗前灯下为孤独而久久苦恼的情态,接着用“影儿把人抛躲”,加倍衬出了自己的孤单,最后以感叹把孤独感推向顶点。 谁能陪伴我在明亮的窗子下独坐呢,只有我的影子啊。等到天黑熄灯要睡觉的时候,连影子也躲避起来不见我了。无奈啊,无奈,好一个孤独悲凄的我。 全词构思新颖,行文生动,化抽象的愁思为具体的影儿,用影儿反衬孤独与寂寞的心情,使词篇更具形象性,大大增强了艺术效果。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是一首忆昔词,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 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 全词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它以女词人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
《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 清·纳兰性德 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 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 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纳兰奉命出塞。征途中,词人看到气象雄壮的营地,于是以奇景入笔,充满激情地创作了这首颇具特色、气象独特的边塞词。 千万顶行军毡帐之中,将士们酣歌豪饮,酩酊大醉,满天繁星摇曳,那星空仿佛摇摇欲坠。狼河阻隔,回家的梦,被那河水滔滔之声搅的粉碎。闭上眼睛,让梦境延续吧,我知道,梦醒之时,更加百无聊赖。 全词通过客观地描写身边的环境,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词人深沉的思乡之情。
《如梦令·道是梨花不是》 宋·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 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全词描写一片红白桃花的美景,并由桃花想到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所写的桃花源,使人疑惑好像是处在世外桃源中,表现出作者对摆脱人生羁绊的理想的追求。 说是梨花又不是,道是杏花也不是。花瓣白白又红红,风韵独特有情趣。曾记得,曾记得,武陵渔人被陶醉。 全词写得清新流丽,既切合了所吟的桃花,又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显示出少有的才情与机智。
《如梦令·有寄》 宋·苏轼 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 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 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作为豪放派代表词人,苏轼颇多气势磅礴之作;但他一生中也有很多淡雅清秀的词作,就像这一首词。 请代我,向东坡旧邻问候,就说我,羁绊在玉堂深处。问东坡:自从我走以后,又有谁来过?是否雪压小桥,这断了来路?我将归去啊,我将归去,徜徉东坡,沐浴催耕的春雨。 这首《如梦令》便代表了苏轼创作清淡的一面,词中不设奇险之语,清新淡雅而自然。
《如梦令·正是辘轳金井》 清·纳兰性德 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红冷。 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 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 这首词,短小而情节完整,极似一出独幕剧。 正是在清晨时分,满地的红花虽红却已冷了。忽然之间,在金井旁与你相逢,可以是初见也可以是久别,你的眼神,让人看不出你的心事。有谁知道?有谁知道?我从此将彻夜难眠,辗转反侧,孤灯难眠。 结尾也颇为意味深长,表露了词人无尽的伤痛怅惘之情。全词情真意切,将词人内心的无奈与思念之情表达地淋漓尽致。 这10首经典的《如梦令》,虽然短小,却藏着绝美的诗意。 如果人生,也能如词中的风景一样美丽,如果岁月也能如词中般静好,那就是理想人生。 图片作者:石家小鬼 转自今日头条优质自媒体 免责声明:转载无任何商业目的,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监管要求·版权声明·免责声明1、内容声明:中享网仅提供信息平台发布服务,所展示的信息均由第三方用户实名注册发布,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用户负责 2、风险提示: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 3、投稿提示:投稿请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出现违法内容和行为封号删稿!同时本站将相关证据提交相关部门 4、版权说明:部分投稿作者内容由Ai工具/软件生成,版权由投稿者所有,内容真实性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风险! 5、投诉删除:侵权和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受理邮箱:314562380@qq.com【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及时核查处理】 |
GMT+8, 2025-5-18 04:42 , Processed in 0.08293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