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医肿瘤研究院赵春天:中医对胆管瘤的认识渊源!胆管瘤是指发生于胆管系统衬覆上皮的恶性肿瘤,按所处部位可分为肝内胆管瘤和肝外胆管瘤两大类,那么,中医如何深刻认识胆管瘤的呢?我们邀请成都中医肿瘤研究院肿瘤医生、成都海大中医肿瘤医院肿瘤科赵春天主任来谈一谈中医对胆管瘤的认识渊源! 赵春天主任表示中医将胆管瘤归属于“胁痛”“腹痛”“黄疸”“癥瘕”等范畴。黄帝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 黄帝内经《素问·刺热》曰:“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黄帝内经《灵枢·经脉》曰:“胆,足少阳之脉,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以上论述与胆管瘤类似。 胆管瘤的形成与其他肿瘤的形成一样。 黄帝内经《素问·评热病论》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外证医编》云:“正气虚则成岩”。 传统中医学认为,肝与胆相表里,胆附于肝。 《难经·四十二难》云:胆在“肝之短叶间”。 黄帝内经《灵枢·本输》亦云:胆为“中精之府”。
成都中医肿瘤研究院赵春天:中医对胆管瘤的认识渊源!胆功能有赖于肝功能的正常发挥。胆管瘤的发生即是基于肝功能的失调,具有恶性程度较高、病情发展较快、死亡率较高等特点,年轻化趋势明显,而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这里也提醒大家注意预防肿瘤的发生! 版权声明·免责声明中享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发文请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则及本站底部免责声明。 |
2020-10-16
2020-09-25
2020-10-13
2020-10-22
2020-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