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 查看内容

中医对于“淋巴瘤”病因病机的认识!

2020-12-2 16:57| 发布者: lang| 查看: 469| 评论: 0

摘要:   中医对于“淋巴瘤”病因病机的认识!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人体其它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主要表现有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还可出现发热、盗汗、瘙痒、消瘦等等全身症状,那么中医是如何解构的呢?   对此, ...

  中医对于“淋巴瘤”病因病机的认识!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人体其它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主要表现有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还可出现发热、盗汗、瘙痒、消瘦等等全身症状,那么中医是如何解构的呢?

  对此,成都中医肿瘤研究院赵春天主任表示淋巴瘤,属中医石疽范畴!

  中医很早就对“石疽”有比较深刻的认识:《金匮要略》曰:“气滞成积夜,凡忧思郁怒,久不得解者,多成此疾”;《病源·痈疽病诸候·石疽候》曰:“此由寒气客于经络,与血气相搏,血涩结而成疽也,其寒毒偏多则气结聚而皮厚,犹如痤疖,如石,谓之石疽”。

  石疽,顾名思义,为“其形似石,具有坚硬的特性”。淋巴瘤肿大的淋巴结呈现表面光滑,扪之质韧的现象。由此可见,淋巴瘤即是中医“石疽”的范畴。

  中医对于“石疽”病因病机的认识,也很有借鉴意义:“石疽分为上中下三部,上则为肝经郁结成,中下则为寒邪合肾虚所生,均致气血凝滞而为核硬”。《外科大成·石疽》阐述为:上石疽“石疽生颈项间,坚硬如石,皮不变色,由沉寒克于经络。气血凝结而成”;中石疽“生腰胯之间,肿而无头,皮色不变,坚硬如石,属少阴阳明二经积热所致”;下石疽“生膝部,肿不变色,漫肿疼痛,坚硬如石,此寒气之肿也。”

  对于“石疽”病因病机的认识,中国历代医家观念所见不同:或认为少阴阳明二经积热合并元气不足;或认为寒邪内聚;或认为外由风毒侵袭,内有伏火;或认为肝气郁结,郁久化火;或认为肝肾阴虚,虚火上炎,灼津为痰,痰瘀互阻,结聚为块而成。《诸病源候论》对此也有总结:“初期坚硬,逐渐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而似有根,久不治则外生溃破而不敛,终病入脏腑。”

  赵春天主任认为这些认识与观念对中医诊治淋巴瘤具有现实意义。


中医对于“淋巴瘤”病因病机的认识!


  中医对于“淋巴瘤”病因病机的认识!石疽的别称还有:“失荣”、“痰核”、“恶核”、“阴疽”等等。就淋巴瘤的预后而言,有全身症状比无全身症状为差;老年及儿童预后一般比中青年为差。对于“石疽”的深入认识,可促进中医诊治淋巴瘤,还能够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延展其生命机能。

网站公告X

【重大通知变更说明】

影响卡顿及收录的说明调整...

点击查看详细说明

手机版|小黑屋|中享网 ( 滇ICP备16008358号-6|滇公网安备53011102001243号 )

GMT+8, 2025-7-11 23:26 , Processed in 0.04142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