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的众多爱国诗人中,陆游可谓特殊的一位。这位留下近万首诗作的著名诗人,于日后鼓舞了无数热血青年,促使他们为自己的理想而拼搏、奋斗。 开禧二年(1206),主战派领袖韩侂胄担任宰相,在他的主持下,南宋再次派遣大军北伐金国。这一消息让陆游十分兴奋,上书要求前往军前效力。然而此时的金国早已巩固了统治,韩侂胄北伐又没有做好准备,加上南宋各个地方矛盾重重,这次南宋最大规模的北伐遭遇了彻底的失败。为了平息金国统治者的愤怒,宁宗在主和派大臣的怂恿下杀掉了自己的宰相,将韩侂胄的头颅献给金人。 陆游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始终没有实现,由于主和派官员的排挤限制,他一直不能担任重要的实职。万般无奈的他只能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的忧虑。陆游一生辛勤创作,一共留下了9000多首诗,是其中国历代诗人中,创作最为丰富的诗人之一。 作为一位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的诗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少年到中年入蜀前,这期间的诗仅留下200首左右,作品偏重文字运用,略显平凡。第二阶段是从入蜀后到他64岁罢官回乡,前后二十年,至今存诗约两千四百余首。在这一时期,诗人奔波于军旅之间,作品中充满了战斗气息和爱国激情,此时他的诗歌创作开始成熟。 第三阶段是在隐居故乡山阴以后,也经历了将近二十年,这段时间他共传下六千五百多首诗,在作品中表现出一种清旷淡远的田园风味,并不时流露着苍凉的人生感慨。“诗到无人爱处工”,可谓道出了他此时的复杂心情,以及他所向往的艺术境界。 在陆游三个阶段的诗作中,始终贯穿着炽热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年入蜀以后表现的尤其明显,不仅在同时代的诗人中显得非常突出,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陆游的诗题材、体裁都很广泛,无论是古体、律诗还是绝句,都不乏出色之作,其中尤以七律又多又好。 在这方面陆游继承了前人的经验,同时又富有自己的创造,所以有人称他和杜甫、李商隐完成七律创造上的“三变”,认为他的七律或壮阔雄浑,或清新如画,不仅对仗工稳,而且流走生动,不落纤巧,在两宋期间无与伦比。虽然陆游的诗呈献出多彩多姿的艺术风格,然而从总的创作倾向看还是以现实主义题材为主。陆游继承了屈原以来历代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传统,成为一位名留青史的爱国诗人。
监管要求·版权声明·免责声明1、内容声明:中享网仅提供信息平台发布服务,所展示的信息均由第三方用户实名注册发布,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用户负责 2、风险提示: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 3、投稿提示:投稿请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出现违法内容和行为封号删稿!同时本站将相关证据提交相关部门 4、版权说明:部分投稿作者内容由Ai工具/软件生成,版权由投稿者所有,内容真实性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风险! 5、投诉删除:侵权和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受理邮箱:314562380@qq.com【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及时核查处理】 |
手机版|小黑屋|中享网
( 滇ICP备16008358号-6|滇公网安备53011102001243号 )
GMT+8, 2025-7-13 23:56 , Processed in 1.35311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