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喜欢看古装剧的朋友对“钦此”肯定不会陌生。皇帝的圣旨最后,都要加上这两个字。一般人也会认为,钦此是圣旨结尾的套语。 然而这种理解并不准确,钦此也是有使用规范的。 古代帝王的圣旨中,结尾处一般写有“钦此”二字,这是封建时代皇帝诏书的一种成型的套语。那么,“钦此”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究竟如何使用,我们先把两个字拆开来解释。首先是钦,钦的本意是恭敬,在古代指皇帝亲自做。比如钦差、钦命、钦定。就是皇帝亲自差遣、任命、指定;对皇帝的决定、命令冠以“钦”字,主要是表达崇高与尊敬之意。 “钦”,意为敬; 然后是此。 我们经常会在信的结尾写“此致敬礼”,敬礼是向对方致敬。而此致的意思就是写到这里为止。“钦此”中的此也就是这个用法,就是说写到这里写完了。所以将钦此两个字连起来字面意思就是:皇帝亲自写完了。“钦此”,即此事或此内容是皇上决定的。 现存的很多文献资料,皇帝亲笔手谕或是在大臣的奏折上的朱批都没有钦此两字。因此不是所有圣旨后面都能加钦此,皇帝本人更不会念出钦此这两个字。只有大臣代传皇帝旨意,代皇帝拟旨或是拟朱批时,才能用钦此,以区别这是皇帝的意思,而非大臣自己的意思。 举个著名的例子,我们经常看到皇帝的朱批“知道了”。但凡写了知道了,就没有钦此了。但是如果是大臣转述皇帝的朱批“知道了”给别人,就要这么说“奉圣谕,知道了,钦此。”就是告诉听的人,皇帝这时候说完了。 “钦此”二字出现在圣旨上,并不是整个封建时代都有的。据考证,从元代初期开始,圣旨中开始出现“钦此”二字。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皇宫中鹰坊一个役侍把专为皇帝喂养的海东青与别人喂养的海东青混在一起分辨不清了,忽必列为此特下一道圣旨:“百姓的诸人鹰鹃,脚上拴系的牵皮使用黑色皮子者,休用红紫杂色皮子,钦此。”朱元璋称帝后,在圣旨中开始逐渐大量使用“钦此”二字,并且成为皇家公文的一种定式。清代依然沿用“钦此”套词。
监管要求·版权声明·免责声明1、内容声明:中享网仅提供信息平台发布服务,所展示的信息均由第三方用户实名注册发布,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用户负责 2、风险提示: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 3、投稿提示:投稿请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出现违法内容和行为封号删稿!同时本站将相关证据提交相关部门 4、版权说明:部分投稿作者内容由Ai工具/软件生成,版权由投稿者所有,内容真实性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风险! 5、投诉删除:侵权和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受理邮箱:314562380@qq.com【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及时核查处理】 |
GMT+8, 2025-7-1 09:07 , Processed in 0.25796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