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毕业生们忙着做简历,找工作的当口儿,上海交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为毕业生求职探了探底。这项题为“大学毕业生哪些特质被用人单位看重”的调查,通过分析回收的166份有效问卷发现:有敬业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外语好的毕业生最受青睐。 用人单位对求职学生精神方面的重视程度,在此次调查中表现得很突出。其中责任意识(77.8%)、敬业精神(71.3%)和团队合作精神(69.4%)在用人单位非常重视的各项指标中位居前三名。而调查中,没有一家单位表示对学生的精神状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和主观能动性方面不重视或不太重视。可见工作中的主观态度和合作精神等“软素质”,正成为考量一名毕业生的核心指标。 有专家指出,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在高等教育中还很薄弱。用人单位经常碰到招来的大学生随便违约不讲诚信,或者眼高手低不踏实工作的情况。也难怪调查中敬业精神和责任感被用人单位一再强调。 与以往的同类调查结果相似,解决问题的能力被列为大学生最欠缺的能力之一。本次调查显示,在各项评价标准中,用人单位非常重视的能力指标(得票率过半)依次是:解决问题的能力(60%)、创新精神(59.5%)、学习能力(56.3%)和应变能力(51.9%)。 调查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实践经验相比,招聘单位对学校品牌和学历层次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大多数单位在招聘时都显得更加理性和务实,不再盲目追求高学历和名校毕业生,而是更多地从本单位的实际需要出发。用人单位变“精”了,那些单纯指望凭着金字招牌在找工作时畅通无阻的毕业生们也许就会“傻眼”了。 对于学习能力的考查,一直是用人单位选材的重要标准。此次调查又有了新发现。专业基础知识(51.3%)仍排名第一,是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学习方面的指标,其次是外语水平,有36.4%的用人单位表示非常重视。对外语的重视程度甚至超过了学习成绩、综合测评名次、专业对口和计算机能力等诸多指标。 就业是风向标,它指向哪儿,学生们也往往跟着转向哪儿。按理说,外语只在某些特殊行业和单位中有较多的用处,但事实上用人单位的重视程度却明显高出了它的实际效用。这也难怪校园里一直流行“上大学其实就是念外语,过四六级”的说法。外语好走遍天下都不怕,仅从就业这个窗口就不难看出它的现实性。 和外语的红火相比,各单位对学生专业对口相对看得比较淡。虽然用人单位一般也还重视学生的专业状况,但在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时又不拘泥于专业状况,显出一定的灵活性。不过,专业虽然不一定非得对口,但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较宽的知识面却是用人单位很看重的两项毕业生素质。 监管要求·版权声明·免责声明1、内容声明:中享网仅提供信息平台发布服务,所展示的信息均由第三方用户实名注册发布,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用户负责 2、风险提示: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 3、投稿提示:投稿请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出现违法内容和行为封号删稿!同时本站将相关证据提交相关部门 4、版权说明:部分投稿作者内容由Ai工具/软件生成,版权由投稿者所有,内容真实性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风险! 5、投诉删除:侵权和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受理邮箱:314562380@qq.com【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及时核查处理】 |
手机版|小黑屋|中享网
( 滇ICP备16008358号-6|滇公网安备53011102001243号 )
GMT+8, 2025-9-9 01:45 , Processed in 1.16519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