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正能量 查看内容

与人相处不即不离 保持自已的个性

2020-11-3 14:29| 发布者: zxw88| 查看: 628| 评论: 0

摘要: 人们总是常说,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说实在的,人与人之间相处的亲疏尺度真的很难把握。一个人的好坏、善恶不会刻在外表。要甄别善恶,既要有良好的道德水准,还要有丰富的人生历炼经验作基础,更得保持自我个性,不为 ...

人们总是常说,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说实在的,人与人之间相处的亲疏尺度真的很难把握。一个人的好坏、善恶不会刻在外表。要甄别善恶,既要有良好的道德水准,还要有丰富的人生历炼经验作基础,更得保持自我个性,不为同化。所谓“处世不宜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说的就是这个理吧。人生百态,每一个都有各自的个性,说得来的总会有说不完的话,说不来的,相对也会默然无语。

不同流合污,不阿谀奉承虽说很难做到,但尽量避免得罪小人,远离小人的打击排挤还是必须的,因为我们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对付,也没有那样的兴趣。当然,不同流合污,不阿谀奉承并不是标新立异,故作清高。因为标新立异,故作清高也是令人讨厌,常人视为另类的怪物,这也不足为取。

君子不惧小人恶,但不必与之针锋相对既可;在与人相处中,最难的是,当我们遇到一个情趣爱好脾气相投的人,总会有“酒逢知已千杯少”的感概,但能细水长流,不即不离的却少之又少,不然,那来“人生知已最难求”的感叹啊!“做事不宜令人厌,亦不宜令人喜。”坦荡真诚就行,如果待人处世持美德却行事方式却令人讨厌,岂不是有失本意,什么事走向极端就是走向反面。

与人相处不即不离,应保持自已的人格个性,而不是哗众取宠,这很像浪和水的关系,同是一个性质,却保持各自的样子。在相容的情况下相处,但表现形态不同。

网站公告X

【重大通知变更说明】

影响卡顿及收录的说明调整...

点击查看详细说明

手机版|小黑屋|中享网 ( 滇ICP备16008358号-6|滇公网安备53011102001243号 )

GMT+8, 2025-9-9 04:34 , Processed in 0.10370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