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社会的先民,最初是一群一伙地住在山洞里。那时人少,禽兽多,又没有箭弩一类的武器,抵御不住猛禽恶兽的袭击,常常遭受伤害。于是有人想出个办法,就是白天拾些橡、栗的果实填饱肚子,夜晚在树上搭个窝睡觉,又安全,又舒适。这些人就被称为有巢氏之民。人们把最初创造巢居的人拥为领袖,称为有巢氏推他做部落长。 有巢氏的时代,有的说在钻木取火的燧人氏之前,亦称大巢氏;有的说在伏羲氏之后,他“教民编槿而庐,编萝而扉”,就是说教老百姓把树枝编起来做房子,把藤萝编起来做门窗。似乎他不仅是巢居的发明者,还是房屋的创始人。 有巢氏治理的地方,名叫石楼山,在琅琊(今山东诸城附近)之南。传说有巢氏手下有个很能干的臣子,他很信任这个臣子,就把部落的大权都交给了他;后来有巢氏发现这个臣子专横武断,就罢了他的官。那臣子一怒之下,率着党羽把有巢氏推翻了。 本篇据《庄子·盗跖》、《博物志·杂说上》等书中有关材料编写。有巢氏也是神话传说中的古圣人,他发明了巢居,较之穴居是一大进步;进而教民结庐而居,较之巢居又是一大进步。至于有巢氏被臣子推翻之事,当是后人加上的传说,不属于原始的神话。 介绍 有巢氏,简称“有巢”,号“大巢氏” 。是中国远古时代的部落首领之一。居住在古黄河下游一带,有巢氏生活在距今约5500~5300年新石器时代。史传为人类原始巢居的发明者,巢居文明的开拓者。由于年代久远,没有文字记录有巢氏是何方人氏。有巢氏的传说在先秦古籍即有记载。《庄子·盗跖(zhi)》曰:“且吾闻之,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 《韩非子·五蠹du》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 名号的由来 称大巢氏 《始学篇》记载:“上古皆穴处,有圣人教之巢居,号‘大巢氏’。” 《通志·三皇纪》记载:“厥初,先民穴居野处,圣人教之结巢,以避虫豸之害,而食草木之实,故号‘有巢氏’,亦曰‘大巢氏’。” 《中国远古和原始社会的传说及近代考古学的发现》说:“有巢氏,又名‘大巢氏’,因教民巢居而得号。” 有巢或巢 鲁迅曾取用过这种简称,其《自文字至文章》云:“至于上古实状,则荒漠不可考,君长之名,且难审知,世以天皇地皇 人皇为三皇者,列三才开始之序,继以有巢、燧人、伏羲、神农者,明人群进化之程,殆皆后人所命,非真号矣。降及轩辕,遂多传说,逮于虞夏,乃有箸于简策之文传于今。”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徐旭生在其历史专著中,直接以这种简称命题,其曰《有巢、燧人、伏羲、女娲、神农各氏的来源》。历史学家尚秉和所著《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其卷一亦以《有巢燧人时社会状况》为标题。 《 汉语大词典》解:“巢,有巢氏的省称。南朝宋鲍照《河清颂》:‘窥刊崩石,捃逸残竹,巢风寂寥,羲埃绵邈。”《六月六日登洞庭西山缥渺峰放歌》云:“叟童鸡犬寂无喧,别有天地疑巢轩。世人不信桃源记,谁知此是真桃源。” 按:此诗为明代诗人黄周星所作。“巢轩”,是指远古时期的两个帝王、中华民族两个功德显赫的祖先——有巢氏、轩辕氏( 黄帝)。这里以“巢轩”代指远古之世。《汉语大词典》此条注解是将“巢”释为尧时的高士巢父。《大辞典》解:“巢燧:指古代的‘有巢氏’和‘燧人氏’。唐张九龄《龙池圣德颂》:‘巢燧之前,寂寥无纪;书契而后,焕炳可观。’”《先秦史》云:“吾国开化之迹,可征者始于巢、燧、羲、农。”《中国民族史》云:“燧、羲、巢、农,及黄帝、 颛顼、 帝喾、尧、舜等,事迹较可凭信者,必在距今五千年前后也。”
监管要求·版权声明·免责声明1、内容声明:中享网仅提供信息平台发布服务,所展示的信息均由第三方用户实名注册发布,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用户负责 2、风险提示: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 3、投稿提示:投稿请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出现违法内容和行为封号删稿!同时本站将相关证据提交相关部门 4、版权说明:部分投稿作者内容由Ai工具/软件生成,版权由投稿者所有,内容真实性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风险! 5、投诉删除:侵权和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受理邮箱:314562380@qq.com【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及时核查处理】 |
手机版|小黑屋|中享网
( 滇ICP备16008358号-6|滇公网安备53011102001243号 )
GMT+8, 2025-7-14 00:03 , Processed in 0.05696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