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从银行辞职了吗?”,大概是银行年轻人常见的打招呼方式,每个人都在心里计划着如何从银行辞职,也许今天,也许明天,不变的是依然看不到未来的出路……“为什么我高学历毕业却要来当柜员?”“为什么我在银行待遇这么低?”“为什么我工作了5年,却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客户经理?”“为什么我每天早出晚归没有了自己的生活?”…… 与“钱”打交道,稳定又高薪,周围全都是高学历高素质人才……这是大众对银行工作的普遍认知,然而在农信工作的你们,应该知道其中的差距。面对日益变化的银行工作环境,从事银行业务的职业人普遍认为,这里已经没有所谓的“铁饭碗”——钱多事少离家近,以前光鲜亮丽的工作,现在个中心酸只有当事人才知道。 根据调查,超过半数的银行人普遍感觉“不幸福”。因为员工不幸福而造成的不幸事件有很多,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千方百计逃离农信…… 图片包含 站, 男人, 黑暗, 播放器 案例一: 宁波一员工疑因工作压力过大跳楼,经过了解,我们知道他是一位优秀的青年,厦门大学硕士,通过管培项目进入银行。他有位从大一相爱至今的温柔妻子,一个未断奶的孩子,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妻子说是因为被领导逼的,项目轰炸之下,压力太大而跳楼轻生。银行则回应是他有抑郁症,死者生前有服用药物进行抑郁治疗。 案例二 某银行,一员工名牌大学毕业,依靠出众的考试分数进入银行后,枯燥、高压、无望的工作环境让他无所适从,每天郁郁寡欢。 案例三: 农信部分员工因个人发展得不到领导重视,普遍对机构产生了失望情绪,拒绝沟通,消极工作,成为了没有感情的工作机器。 案例四: 某天一农信社然失去了一位大客户,被竞争对手抢走,后来才发现机构内某员工其实与这位客户有很深的联系,但因为平时缺乏对员工的关注和培养,员工感受不到归属,不愿意把个人资源拿出来给自己的机构使用。 工作中还有一类常见的不幸福员工:他们虽然工作非常忙碌,但是工作表现并不令人满意,而他个人也同样感觉不幸福。这是由于员工的个人价值感不能体现,所以通过忙碌的形式去获得他人的认同。 到底是什么让这些员工在农信的工作中得不到幸福,直接的原因我们已不得而知,但从这些案例中我们看到,每天八小时以上的工作占据了一个人大部分的生活,如果员工不幸福而产生心理不健康的结果,轻则影响每日工作状态,重则发生重大纰漏甚至危害生命健康。根据调查发现,银行超过半数的员工心理健康状况不佳。 农信特殊体制更要求我们去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状态,市场竞争加剧,业绩压力增大,体制不够完善,员工发展迷茫,管理风格传统,人际关系复杂。而所有的负面影响,最终指向农信员工工作状态差、效率低的现状,影响机构业绩。 员工在农信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个人幸福力没有得到提升,导致一系列负面后果:离职率高;缺乏活力、动力和责任心;对行社满满的抱怨。 城市街道与高楼大厦的景色 对农信来说,失去一位优秀员工带来的连锁反应关系着行社的信用额度:其他员工是否还能信任机构?行社风评会不会因此跌落谷底?行社还能继续招到、留住优秀员工吗?落在每一位员工身上的业绩又该如何达成? 而对员工个人来说,健康的心理是保证生活、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个人能否得到提升,能否拥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关系着我们未来的职业之路。 为什么要提升员工幸福感? 因为幸福的员工是组织最大的优势,员工认可机构的氛围,从日常工作中能获得成就、快乐和幸福,以高效、高质量的工作结果反哺组织,双方受益。 员工的敬业度、满意度和幸福感三者相关联,但并不完全划等号,拥有幸福感的员工,满意度和敬业度同样会高。只有员工足够敬业,足够满意,才会以更好的姿态接待客户,提升机构的整体业绩。 职场幸福感包括:生理、心理、社会(职场)三个方面 职场幸福感=满足感(生理及安全的需求)+归属感(社交及尊重的需求)+价值感(自我实现的需求) 任何一个方面没能得到满足,员工都会产生“不幸福”的感觉。 如何打造高幸福力的行社,如何培养高幸福力的员工,是每一个农信管理者应该去迫切解决的问题! 图片包含 人, 建筑, 女人, 桌子 员工幸福度提升的方法 许多行社会进行员工生日祝福、节日问候、年度体检、家助工程、文化活动……一些机构也会进行“五小”建设(小食堂、小澡堂、小卫生间、小阅览室、小文体活动室建设)、乡镇网点住宿改造、统一保洁、物资配送等硬件环境的改造。 除此外,少部分的机构会开设员工通道、培养体系、薪酬绩效优化等制度,许多行社也开通了董事长信箱等心声传递通道。 但幸福的工作如出一辙,不幸福的工作各有缘由,多数行社现有的关爱工程无法照顾员工个性化的需求,以及大多数的归属感、价值感的需求。这就要求组织需要设计更科学、精准、细分的关爱方法。 面对种种困境,汇思提倡通过心理需求分析去洞悉员工的真实需求,从而指导管理者的管理思路,比如幸福平衡轮、90后员工马斯洛需求层次分析、人生三个圈等。 在管理方法上,汇思倡导“教练式领导力”,这种引导式的管理方式也适应农信的环境体系,尤其是在员工幸福力提升方面。农信的领导者像是员工眼中的“父母官”,对于父母无论自己的孩子如何都不能放弃他。所以,管理者要通过一系列专业的引导方式,去找员工的不幸福影响因子,并采取科学的干预措施。 “乐观者发明了飞机,悲观者发明了降落伞”,不要轻视情绪的力量,即使是消极情绪,也能从中获得创造力。幸福力不是避免坏情绪,而是引导员工去发现每一种情绪的价值。 可以预见,在未来中小银行竞争越来越大的环境下,那些拥有高幸福力的员工才会为行社创造更大的价值,帮助农信机构提升业绩,获取成功! 成都汇思咨询作为中小银行的HRBP,99%的业务围绕银行展开,以人力资源为突破口,将测评、培养、咨询等业务深入到银行的业务转型、营销改革、人才优化、管理优化及人才梯队搭建等领域。 http://www.workwise.cn
监管要求·版权声明·免责声明1、内容声明:中享网仅提供信息平台发布服务,所展示的信息均由第三方用户实名注册发布,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用户负责 2、风险提示: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 3、投稿提示:投稿请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出现违法内容和行为封号删稿!同时本站将相关证据提交相关部门 4、版权说明:部分投稿作者内容由Ai工具/软件生成,版权由投稿者所有,内容真实性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风险! 5、投诉删除:侵权和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受理邮箱:314562380@qq.com【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及时核查处理】 |
手机版|小黑屋|中享网
( 滇ICP备16008358号-6|滇公网安备53011102001243号 )
GMT+8, 2025-7-8 05:55 , Processed in 0.12436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