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故事 查看内容

不要王位的国王_印度神话

2020-10-8 09:35| 发布者: zxw88| 查看: 487| 评论: 0

摘要: 印度社会中自古就有所谓种姓 (Caste) 的阶级制度。古来印度人被分为四个阶级,即婆罗门 (Brahmans僧侣、祭官)、刹帝利(Kshatryas王族、武士)、吠舍(Vaisyas庶民)、首陀(Sudras奴隶) 等。不同阶级的人不得 ...
    印度社会中自古就有所谓种姓 (Caste) 的阶级制度。古来印度人被分为四个阶级,即婆罗门 (Brahmans僧侣、祭官)、刹帝利(Kshatryas王族、武士)、吠舍(Vaisyas庶民)、首陀(Sudras奴隶) 等。不同阶级的人不得通婚,职业世袭,更严禁改变阶级,非严格遵守各自的身份不可。今日印度仍存在着这种阶级制度,只是内容变得更为复杂。

    在本故事中,所显示的是最高阶级的婆罗门,及次阶级的刹帝利之间的关系,以及一位刹帝利跻上婆罗门之列的著名故事。


    有一天,卡尼维克布伽的毗舒巴密特拉王在狩猎途中来到圣者婆西舒达修士的草庵。圣者有一头能如愿供给任何东西的牝

牛。他以这头牝牛供应出来的各种东西款待毗舒巴密特王,王受款待在心满意足之余,又心生贪念想将这头牛占为己有。

    王建议以一万头牛来交换这头牝牛,圣者以向众神贡献的供牧都要由这头牝牛供给,不能和他交换为理由而拒绝了他。

    然而,昆舒巴密特拉王非要这头牝牛不可,他依照 “武士的惯例”,要凭武力来夺取。但是婆西舒达修士却遵从 “婆罗门的律法”,不能使用武力,尽量自制,就在这时,牝牛哀声向他说道:

   “你真的要舍弃我吗?要是你不舍弃我,谁也不能将我横加掠夺的。  ”

    婆西舒达答道:“我不会舍弃你的,只要你愿意,尽可以留下来。 ”   

    牝牛一听圣者 “留下来” 这句话,忽地猛然站起来,大声吼   叫,同时举起蹄来把毗舒巴密特拉的兵士踢得四散开去。接着牝牛又从尾巴、尿口、嘴等处冒出的泡泡中,生出无数的蛮族来,把毗舒巴密特拉的军队彻底击溃。   
   
    毗舒巴密特拉王亲眼目睹由婆罗门之力所产生的奇迹,才彻悟到婆罗门的力量是强于刹帝利的。为了要成为一名婆罗门,他 弃王国如敝屣,奉行严格的苦行,最后终于升达婆罗门的地位。   
   
   
    毗舒巴密特拉在达到婆罗门的地位后,仍继续奉行严厉的苦行,众神为了要打扰他的苦行,就派遣天女目奈卡与他生下了夏庚达拉,且又派天女兰巴来诱惑圣者,由此而留下许多的插曲。 

网站公告X

【重大通知变更说明】

影响卡顿及收录的说明调整...

点击查看详细说明

手机版|小黑屋|中享网 ( 滇ICP备16008358号-6|滇公网安备53011102001243号 )

GMT+8, 2025-7-9 01:27 , Processed in 1.55818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