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四日电 清明节,记者冒雨来到重新对外开放的苏州唐寅墓园,祭拜这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整修一新的唐寅园占地数十亩,环境恬静中透出几分风雅清寂幽雅。桃花仙馆一派明代建筑风格,唐伯虎晚年住在苏州桃花坞,取名为 “桃花庵”,还做了一首《桃花庵歌》,此馆取其意境,还一个“桃花庵主”;梦墨堂的名称来历是唐伯虎曾在桃花庵中造了一个梦墨亭;六如堂是唐伯虎中年取号“六如居士”,因此得名。 记者从“桃花仙馆”经“梦墨堂”,再到“六如堂”,竟然没遇到一个人,堂内只有有一座孤零零的唐伯虎塑像,头戴方巾,手拿画笔,凝神构思,眼神冷漠,唇边露出嘲讥,一展唐伯虎生平倜傥不羁、笑傲烟云、孤芳自赏的神情。在扣人心弦的古筝声的陪伴下,这位昔日名闻遐尔的江南第一大才子,真是太寂寞了! 到了唐寅墓区,在高高的封土下,长眠着一代才人。在淅淅的阴雨中,只有一位守墓的老者,默默无闻地给唐寅进香。他告诉记者,平日里到唐寅墓园焚香祭拜的人寥寥无几,清明节里稍稍多了点人气,但前来踏访祭拜的多为老年人,几乎不见年轻人的踪影,他们可能不知唐寅与徐祯卿、文徵明、祝允明号称“江南四才子”,只是在电视剧里看到风流少年唐伯虎。 其实,真实的唐伯虎并非风流潇洒,他二十九岁赴南京乡试,得中第一名解元,因牵涉科场舞弊案,被株连下狱,后谪为吏,一生坎坷,贫困潦倒,靠卖画为生,擅绘山水花鸟、仕女人物。而秋香确有其人,是当时颇有名气的青楼女子,比唐伯虎大十几岁。“唐伯虎点秋香”尽管是民间传说,但依然流传千古,经久不衰。人们宁可接受虚构的唐伯虎的艺术形象,而不愿接受只是才子并不风流的真正的唐伯虎。 公元一五二三年,只活了五十四岁的唐伯虎去世,因家境清贫,葬于桃花坞故居之后,嘉靖二十二年移葬今址。一代才人,死后寂寞,四百多年间,唐寅墓日渐荒芜,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墓区筑池亭、树石坊。一九八五年,恢复旧观,增筑桃花仙馆、梦墨堂、六如堂等。次年又在墓南开辟唐寅纪念陈列室,连同墓冢一起以“唐寅园”的名字对公众开放,以示追思,勉励后人。 一九九三年,在唐寅园西侧兴建了一个占地一点五万平方米的“秋香园”,冷落了许久的唐伯虎终于有了秋香的陪伴,五百年后“破镜重圆”。有人评价,秋香园的兴建,给寂寞的大才子多了一点温暖和关爱。 公墓从一个侧面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历史、文化、艺术的人文景观。苏州历来是个人杰地灵之地,名人墓不仅特别多而且维护得都不错,这些散落各处的名人墓是一笔宝贵的文化旅游资源,对广大青少年是非常难得的教育场所。但记者发现,名人墓在妥善保护的同时还没有充分地开发利用,在清明期间前去名人墓参观拜祭的人数,只占了苏州百万扫墓大军中的很小比例,不得不令人遗憾。 监管要求·版权声明·免责声明1、内容声明:中享网仅提供信息平台发布服务,所展示的信息均由第三方用户实名注册发布,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用户负责 2、风险提示: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 3、投稿提示:投稿请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出现违法内容和行为封号删稿!同时本站将相关证据提交相关部门 4、版权说明:部分投稿作者内容由Ai工具/软件生成,版权由投稿者所有,内容真实性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风险! 5、投诉删除:侵权和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受理邮箱:314562380@qq.com【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及时核查处理】 |
手机版|小黑屋|中享网
( 滇ICP备16008358号-6|滇公网安备53011102001243号 )
GMT+8, 2025-7-10 05:01 , Processed in 0.04477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