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正能量 查看内容

人与人之间为人处世处理好人际关系的法则

2020-8-21 16:47| 发布者: zxw88| 查看: 578| 评论: 0

摘要: 试着从别人的立场上分析事情 印第安人说过:“首先要穿别人的鞋走上一段路。”不要忘了问自己:“他这样做是出于什么原因?”“理解一切意味着宽恕一切。 不要总是有理 可以比别人聪明,但不要告诉对方。要承认也 ...
    试着从别人的立场上分析事情

    印第安人说过:“首先要穿别人的鞋走上一段路。”不要忘了问自己:“他这样做是出于什么原因?”“理解一切意味着宽恕一切。

    不要总是有理

    可以比别人聪明,但不要告诉对方。要承认也许是自己错了——这样可以避免一切的争吵。

    在发生矛盾的时候,要保持镇静。首先要倾听对方的意见,努力寻找对方的一致之处,还要用批评的眼光看待自己,向对方保证考虑他的意见,并对他给予自己的启发表示谢意。

    学会从对方的角度要看待事物

    问自己: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我怎样做才会不伤害别人?

    尽快宽恕别人,不要记仇

    这些条例如果是用来教育孩子,不能直接说给孩子,而是自己率先实践。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是孩子成才和安定人生的保障。

    还有就是与人为善,以诚、以礼、以宽待人,有好的心地,这样人际关系就会有理想的那么好。

    以下是职场人与人之间有效沟通的5个法则:

    法则1:情绪中不要沟通

    有效沟通的先决条件是和谐气氛。情绪中的沟通常常无好话,既理不清,也讲不明,尤其在情绪中,很容易冲动而失去理性,如:吵的不可开交的夫妻、反目成仇的父母子女、对峙已久的上司下属……尤其是不能够在情绪中做出情绪性、冲动性的“决定”,这很容易让事情不可挽回,令人后悔!

    不理性只有争执的份,不会有结果,更不可能有好结果,所以,这种沟通无济于事。尤其是在出现沟通危机时,带着情绪去处理,不但不能解除警报,反而更会火上浇油。

    法则2:开诚布公的交流和沟通

    这是处理沟通危机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人与人之间遮遮掩掩、言不由衷甚至挑拨是非的做法都会严重破坏团队中的工作氛围,阻碍团队成员间的正常交流,并最终导致项目或企业经营失败。

    沟通对团队的工作展开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研究表明,团队的成员80%的工作效率来自于良好的沟通。着名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表示,通过有效沟通,可以有效防止团队内部成员之间以及团队与客户之间由于文化语境的差异而带来的矛盾和冲突,维护团队目标的一致性。

    法则3: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和定位

    沟通不是一个人的自言自语,沟通有两个维度。一为信息的发送者,一为信息的接受者,双方你来我往,角色互相转换,信息反复传递。这两个维度应该是平等的,任何一方都必须有充分的“沟通权”;这两个维度应该是融洽的,任何一方都有权提出自己的“沟通”意见;这两个维度应该还是互动的,在信息的不断传递和磋商中,达成一致的共识。

    尤其是职场新人要切记,沟通不是洗耳恭听,无声无息,也不是口若悬河,夸夸其谈。职场沟通始终是两个维度之间平等、融洽的互动交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和定位,掌握好沟通的维度和尺度是沟通成功的关键。

    法则4:寻找合适的时机和空间

    如果你对上司做出的决定心存异议,那么当众说出你的想法或是用一封措辞激烈的电子邮件表达你的怒意,则是最糟糕的行为。

    要确保自己选择了正确的时机,在会议上挑战你饿上司可不是个好主意。当然,也不能一头闯进上司的办公室里,而是应当要求和上司在私下约谈。面对面的交流是较好的方式,即便你觉得这样可能会引起情绪上的巨大起伏,也不能通过发邮件的方式来沟通。

    法则5:沟通的方式不能一成不变

    每个人都有固有的沟通习惯或沟通风格或沟通偏好。因此,你有多少种方法去跟那个“没法沟通”的人去做沟通?要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听得懂你的语言,不现实嘛。比如在外企里,很多时候要用英语沟通,如果你用自己造的句子跟人家沟通,对方听不懂,那么你就要换一种方式去表达了,不然对方永远听不懂。

    提醒你:把焦点放在自己身上,去改变自己的沟通方式,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去做沟通。我们可以改变自己,但不可以改变别人,除非“别人”愿意去改变。

    问题是冰,沟通是火。只有沟通才能释冰,才可以把问题解决掉。
网站公告X

【重大通知变更说明】

影响卡顿及收录的说明调整...

点击查看详细说明

手机版|小黑屋|中享网 ( 滇ICP备16008358号-6|滇公网安备53011102001243号 )

GMT+8, 2025-9-11 05:29 , Processed in 0.04558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