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 查看内容

有目标的人生

2020-8-19 11:14| 发布者: zxw88| 查看: 395| 评论: 0

摘要: 半年之前我一心只想拿到一封好的推荐信,保我拿到一个好的MS. financial engineering项目。 于是我拿着一张长长的学校名单去找老师,问他名单上的哪些学校我是有希望进的。 他扫了一眼名单问,你不考虑PHD吗?我说 ...
    半年之前我一心只想拿到一封好的推荐信,保我拿到一个好的MS. financial engineering项目。

    于是我拿着一张长长的学校名单去找老师,问他名单上的哪些学校我是有希望进的。

    他扫了一眼名单问,你不考虑PHD吗?我说不了,我要进投行,所以一个MFE够用了,PHD需要的时间太长了。

    他 说,你现在需要考虑的不是哪些学校会录取你。我毫不怀疑如果你想要,你会拿到一个很好的offer,以很好的成绩毕业,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有着很好的薪 水。我会为你担心的是,如果有一天,当你已经拥有了你现在想要的一切,然后你早上醒来,突然觉悟到自己在做的并不是自己想要做的事,那时候你该怎么办。

    他没有费心问我为什么要选择投行,看过这么多学生,他明白我的答案。

    我也没有敢去反驳他说,要想选择自己想要做的事,先得挣得那个选择权。

    我只是在我的4个MFE项目之外,听他的话加上4个不同专业的7个PHD项目,“以防万一我突然改变主意想读某一个领域的PHD了”。

    然后我就发现他果然料事如神,正如一直以来的那样正确预测我半年之后想要什么并且提前要我做好准备。

    之后占领华尔街的运动以及一门该死的叫做derivative securities的课让我对投行有了更理智的认识。

    我开始倾向于PHD,毕竟学术对于我的智商以及不存在的情商来说更加适合。

    然后我就盼着stanford的statistics,因为有相关的research经历,又和那边的老师很愉快的聊过,我以为这是最有希望的一个PHD项目。

    后来stanford把我拒了,又收到了columbia MFE的电面,我就想,其实还是投行的路比较好,至少可以早几年毕业,至少可以骗到很多钱。

    再后来我收到cornell的OR PHD。

    高兴完之后开始查OR是干什么的,查完之后觉得这是我申请的所有项目中最适合我的一个。于是我开始庆幸stanford拒了我。

    妈妈说我的申请路特戏剧化,每一个微小的可能性都会造成结果极大的改变:

    如果我没有遇见这个老师强迫我申请PHD会如何?

    如果我没有上那个该死的derivative securities,也就不会对投行失望会如何?

    如果我的research不是在statistics的话会如何?(当时只是正好有一个statistics的老师愿意带我)

    如果stanford录取了我的话会如何?

    如果cornell拒了我的话会如何?

    每一个完全可能的假设都会造成一个完全不同的未来。

    我突然觉得毛骨悚然。

    就算是我这样自诩随性以至于不想理的人就不理不想上的课就不上的人,

    我的人生到底多大一部分取决于别人的眼光或者说社会的价值观,还有多大一部分取决于天赋带来的机会?然后,剩下多么小的一部分留给自己的兴趣?

    而我的兴趣很大程度取决于社会的价值观、天赋以及机会;因为我对各领域的了解少到只能通过这些东西去比较它们。

    说的更明白一点,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只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 我不知道自己想要努力成为怎样的人,只知道自己要努力不让周围的人的期待落空。

    所以我真的很佩服身边一些申请PHD的朋友们。他们对自己的领域有足够的了解并且对科研有足够的热情。他们选择了要走什么路,而不是像我这样,坐着一艘船在海上漫无目的的飘,飘到一个岛上再想办法去适应在上面生存。

    一种是积极的完成目标,一种是消极的解决问题。

    显而易见哪种更有效。

    并且,选择权并不是奢侈品。“要想选择自己想要做的事,先得挣得那个选择权”之类的说法,完全是扯淡。

    我 们早已经过了那个需要一次统一的考试的分数作为自己喜欢的大学的敲门砖的年龄,也不再有一个规定好的任务:如果完成了它,就可以向别人证明自己。不再存在 一个像阿拉丁神灯一样的万金油,得到了以后世间万物任君挑选。而是只有决定了你要进入哪个领域,才会知道你需要以怎样的方式取得成功。

    反之亦然:喜欢某一个领域,总有办法以那个领域的方式成功。只要你先确定你喜欢什么。

    无论是分数名校还是投行,都只是千军万马在挤的独木桥;而我们有更宽敞的大桥可以走,只要我们能找到它。

    于是在决定把接下来的人生奉献给学术之前,我要求自己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之前的人生我很幸运,上帝随机给我安排的路都十分不错。

    但是我很怀疑,在学术界没有足够的motivation和enthusiasm,我能够走多远。

    并且我的确害怕,40岁的某一天早上睁开眼,突然发现,自己的人生一直是别人想要的那个样子。

    以此自勉。以及,坚强又有毅力的人,不管选择什么路都会成功的。所以,不要让机会牵着鼻子走。

网站公告X

【重大通知变更说明】

影响卡顿及收录的说明调整...

点击查看详细说明

手机版|小黑屋|中享网 ( 滇ICP备16008358号-6|滇公网安备53011102001243号 )

GMT+8, 2025-9-23 17:40 , Processed in 1.12940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