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感悟 查看内容

孔子的“失信”

2020-8-6 14:10| 发布者: zxw88| 查看: 687| 评论: 0

摘要:   《论语·颜渊》中有这么一句话:  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这句话就是我们常说的“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由来。  但是就是教育我们言而有信的孔子,自己却公然失信于人。这又是为什么呢?    孔子 ...
  《论语·颜渊》中有这么一句话:

  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这句话就是我们常说的“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由来。

  但是就是教育我们言而有信的孔子,自己却公然失信于人。这又是为什么呢?
  
  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学说的时候,在陈国生活了三年,孔子和弟子也没什么作为,恰逢当时晋魏两国相争,经常攻打陈国。于是孔子带领弟子们离开了陈国,前往卫国。
  
  但是到达卫国蒲地的时候,不巧卫国当地发生了叛乱,卫国的逃亡大臣害怕孔子去卫国威胁自己的权利,于是下令不准孔子入城。叛军们只知道孔子的大名,不知道长什么样。为了摆脱叛军的纠缠,孔子一行人只好向天发誓不去卫国。
  
  可就是在刚离开蒲地,孔子马上命令弟子直奔卫国首都帝丘。弟子子贡就问:“盟约难道可以撕毁吗?”孔子脸上一点羞愧的样子都没有,笑嘻嘻地说:“我是被逼着宣誓的,那些话我都不信,神怎么可能信呢?”说完一行人就奔着卫国去了。
  
  其实孔子的行为并不是失信而是一种变通。

  这就好比一个歹徒拿刀架在了你的脖子上,要你做什么事,你都会答应,但是你心里并不愿意。

  而遵守诺言的真正定义应该是你心甘情愿地答应对方的要求,并努力完成。
网站公告X

【重大通知变更说明】

影响卡顿及收录的说明调整...

点击查看详细说明

手机版|小黑屋|中享网 ( 滇ICP备16008358号-6|滇公网安备53011102001243号 )

GMT+8, 2025-9-17 09:22 , Processed in 1.53142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