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 查看内容

北京确诊新增36人,疫情反复下,聪明的人早已留好“退路”

2020-6-19 15:16| 发布者: Jun| 查看: 964| 评论: 0

摘要: 6月14日,北京新增本土病例36例。 在前一天,北京新发地市场测出新冠疫情,切过三文鱼的案板中标,全京城的超市连夜下架了三文鱼。 有网友爆料,自己居住的小区在市场周围,现在全部封禁,穿着隔离服的检测人员匆匆赶 ...
        6月14日,北京新增本土病例36例。
        在前一天,北京新发地市场测出新冠疫情,切过三文鱼的案板中标,全京城的超市连夜下架了三文鱼。

北京确诊新增36人,疫情反复下,聪明的人早已留好“退路”

        有网友爆料,自己居住的小区在市场周围,现在全部封禁,穿着隔离服的检测人员匆匆赶到,进行全小区的摸索排查。
        而仅仅在12日,北京原本拟定在这一天放开KTV、健身房、游泳馆等诸多公共场所,因为疫情的卷土重来,无数商家的辛苦筹备一夜尽废。
        河北、四川等地也出现了疑似患者,和北京有高度关联度,多地下达通知,提醒民众近期不要前往北京。
        疫情的“去后复返”,无疑给了觉得“国内形势一片大好”的我们重重一巴掌,也给国内的经济形势带来更多的不可预期。
        原本因为天热要摘掉的口罩,现在大家都老老实实的重新戴起来了;
        原本要在北京举办的体育赛事,因为疫情复发而无奈取消了;
        原本还在期盼何时开门的电影院,现在更是遥遥无期……
        不但很多在北京工作的人要重启在家办公,就是很多出差北京重返本地的小伙伴也要体验一把“隔离十四天”。
        新冠疫情对经济的消极影响就是如此:只要某地发现本土确诊,那么全国都要紧张起来。
        正如张文宏医生所说:精准防控将成常态。

北京确诊新增36人,疫情反复下,聪明的人早已留好“退路”

        纵观世界,北京的疫情情况可以说毫不起眼,但是对国民的信心打击却是一点都不小。
        在这种情况下,几个月积累下来的“自豪感”,开始被柴米油盐的琐事取代。
        房贷怎么办?小孩学费怎么办?父母生病了怎么办?
        一旦收入的锐减导致难以维持过去的生活,那么矛盾自然也会浮现。
        前段时间,秋叶老师发了这样一条微博:
        “今天老婆打的,的士司机主动给她说,刚刚上车的一个男的,在车上就哭起来了。
        这个人年前还是武汉一个企业高管,年薪30多万,买了一套房,月供5000元,刚刚买了一部30多万的车,月供7000元。
        本来想着今年大干一场,还清房货车货,以后也是有房有车的中产阶级,没有想到疫情过去,公司宣布倒闭。
        现在在武汉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去外地也出不去,没有想到才几个月人生沦落如此,只能在出租车上痛哭一场。”

北京确诊新增36人,疫情反复下,聪明的人早已留好“退路”

        大时代的一点波澜,对个人而言就是滔天巨浪。
        有人说,成年人的崩溃,是从缺钱开始的。
        王尔德曾说过:“在我年轻的时候,曾以为金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现在我老了,才知道的确如此。”
        成年人的安全感,就来源于账户上那一串数字。
        有什么比没钱更可怕,那就是你连赚钱的途径都没了。
        2020年,很多人都已经失去或将要失去工作。
        疫情前,你是企业高管,你有知识有经验有人脉有阅历,但公司倒闭了,城市封锁了,行业紧缩了,你照样没了工作,而且因为年龄或者薪资要求等方面的原因,找工作只会比普通人更困难。
        想要改变这种状况,那就要抛开传统的思维,给职业规划增加一点新想法。

北京确诊新增36人,疫情反复下,聪明的人早已留好“退路”

        你很难应聘成正式员工,那么做兼职员工可不可以呢?
        你做不了高管,那能不能帮企业做管理培训呢?
        你的技术水平很高,那能不能成为外聘的技术顾问呢?
        甚至你可以兼而有之,可以同时是A企业兼职员工,同时是B企业的管理培训老师,还是C企业的技术顾问……
        时代的浪潮之中,谁最先窥见未来,谁最先做出改变,谁就是时代的“弄潮儿”,而剩下的人,则会被滔滔江水淹没。
网站公告X

【重大通知变更说明】

影响卡顿及收录的说明调整...

点击查看详细说明

手机版|小黑屋|中享网 ( 滇ICP备16008358号-6|滇公网安备53011102001243号 )

GMT+8, 2025-7-8 06:23 , Processed in 0.04158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