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早晨,我在家有点事,比平时晚了五分钟出门。刚走到地铁口,就发现已经是人山人海。人实在太多,我等到第二班车来时,才被后面的人推搡着挤了上去。在车里的那半小时,不仅站不稳容易东倒西歪,而且因为人都挤在一起,所以被踩脚、被撞,甚至莫名其妙地被人嘟囔几句这种事我经历了个遍。 但在往常,早五分钟出门,情况就大不一样。我可以从容地在线外等候,不会因被人强行插队而感到心里不舒服。我可以上车找个空位坐下来,不慌不忙地拿出书包里的书,进入阅读状态。实在觉得疲倦了,还可以闭目养神,靠在挡板边小憩一会儿。 不得不说,早几分钟和晚几分钟,区别真的很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生活中,做任何事,如果早些做准备,不仅可以减少许多烦恼和麻烦,还可以更合理有效地利用时间。 总有很多人一边抱怨上班高峰期太挤,一边又不肯早几分钟出发,总把时间拖到最后一秒才动身。这样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会越来越感到疲惫和心累。 有个做HR的朋友跟我说,通常在一个公司,早到几分钟的员工总比迟到几分钟的员工更优秀。刚开始,我不太认同这个观点。毕竟一个人的能力和水平也不在于这几分钟的表现。但他的解释又让我感到確实有几分道理:早到几分钟的员工,可以提前梳理当天的安排和任务,做到心中有数有条理。也可以泡好一杯茶,清理一下办公桌,提前进入紧张有序的工作状态中。 而晚到几分钟的员工,总处于手忙脚乱中。他们做事情往往缺乏主动性,总是被推着催着赶着走。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匆忙应付各项任务,出错的概率也更大。在职场上,你的工作态度其实也是工作能力的体现。早到几分钟的人对待工作往往更加积极主动,迟到几分钟的却常有拖延懈怠的情绪。一个人能力欠佳,还可以通过良好的工作态度去弥补。但实力再强,懒散也会让人荒废。 有句话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那些看似比你优秀的人,可能并没有多厉害,不过是赢在了细节处。比如凡事比你早一步,日积月累,也就成了你无法企及的高手。 凡事提前五分钟,本质上是一种未雨绸缪、居安思危的处事方式。 当你觉得赶车很挤,害怕上班打卡会迟到,你是否想过早几分钟出门,可能就能避开让人压抑的车流高峰期;当你总担心无法及时完成既定的或突发的工作任务,你是否想过把事情往前赶一点,可能就不必为此惴惴不安;当你害怕耽误想要见的人、想要谈的事,你是否想过提前做准备,多留一些余地就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有人说,零星的时间,如果能敏捷地加以利用,可成为完整的时间。凡事提前五分钟,是一种习惯,能让我们凡事都做好准备,不至于太慌乱;它也是一种心态,能让我们在遇到事情时从容地应对;它更是一种态度,能让别人看到你的用心和真诚,体现出你对人对事的尊重和重视。如果想要优化生活的秩序,更好地把握机会,不妨凡事提前五分钟。
监管要求·版权声明·免责声明1、内容声明:中享网仅提供信息平台发布服务,所展示的信息均由第三方用户实名注册发布,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用户负责 2、风险提示: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 3、投稿提示:投稿请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出现违法内容和行为封号删稿!同时本站将相关证据提交相关部门 4、版权说明:部分投稿作者内容由Ai工具/软件生成,版权由投稿者所有,内容真实性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风险! 5、投诉删除:侵权和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受理邮箱:314562380@qq.com【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及时核查处理】 |
手机版|小黑屋|中享网
( 滇ICP备16008358号-6|滇公网安备53011102001243号 )
GMT+8, 2025-9-16 04:43 , Processed in 0.04710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