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情 查看内容

我邂逅了“执着”

2020-5-25 11:54| 发布者: zxw88| 查看: 546| 评论: 0

摘要: 手机铃声响了。我一看,是被移动标识的广告推销骚扰电话。仔细一瞧吓一大跳。竟是已被9900多人标识过的骚扰号码。是一个保险业的营销电话。呵呵,业务员先生(小姐),您也太执着些了吧。我沉淀了一下情绪,竟被深深地 ...

手机铃声响了。我一看,是被移动标识的广告推销骚扰电话。仔细一瞧吓一大跳。竟是已被9900多人标识过的骚扰号码。是一个保险业的营销电话。

呵呵,业务员先生(小姐),您也太执着些了吧。

我沉淀了一下情绪,竟被深深地震撼了一把。这个来电确实太执着,其执着的内涵硬核里或包含着许多就业的艰辛,行业竞争的血腥,记录了多少年轻人谋生的拼搏轨迹。虽说被外延成令世人烦躁厌恶的行为。

我查了一下词典。“执着”一词也作“执著”,原文是梵文与巴利文:Upādāna。正确译文为取,音译为阿波陀那,佛教术语。指对某一事物或信念极强的渴望,不能释怀。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不能超脱。坚持不懈。泛指固执或拘泥,亦指对某种事物追求不舍。

在这被约一万个人标识的通话背后,其实有一个更大的基数。按通来电后被人标记骚扰电话占实际通话总次数,最保守的比例一比十计算,那么这9900多次被标识的通话后面,是与近十万人次的通话。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工作量啊,是一种何等平凡枯燥的执着!

按每天平均30次通话计,要花十年才能完成。且还得在遭遇白眼、冷漠、厌恶、斥责甚至怒骂等负面反馈等状态下,反转重复单调枯乏的语言内容,忍辱负重前行。

一个成熟的商品社会是一种文明覆盖其上的经济模式。有商品生产就有竞争,就有营销,就有唯利至上的意识和不胜枚举的手段。电话营销在一定的维度范围是一种高性价比的手段。久而久之或走向反面,被客体所排斥。因为它冒犯了人际交往中的文明,唐突地侵犯了他人耳根清净的权利。

一部成熟的商品社会发展史,历经了许许多多非文明的具象与文明大背景的磨合调节迭代过程。营销者应该懂得在这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须不断地根据社会文明的大背景来调整自身的营销谋略和手段,认真研究、以之适应客体的认知接受,才是一种高效、文明的手段。

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必定会被运动发展着的外部世界所淘汰。浪费、误导着就业者执着的这一宝贵资源。一定程度上也将污垢着自身的企业文化。

我们呼吁营销者们要将”执着”这一宝贵资源放置在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之中。否则,就业者的职业执着将误入歧途,营销工作也将陷入事倍功半或适得其反的覆辙。

手机版|小黑屋|中享网 ( 滇ICP备16008358号-6|滇公网安备53011102001243号 )

GMT+8, 2025-7-6 20:08 , Processed in 1.36141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