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的赞许的确能使人高兴,产生进步,但没有别人的赞许就忧心忡忡,闷闷不乐,就会失去信心。如果总是寻求别人的赞许就相当于在说:“不要自己,先听别人的意见如何”。发展下去就会逐步怀疑自己,越来越受到别人的支配。 就要培养自我赞许的观点,并不为他人的意见所左右。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存在着一个误区。明明学校应该培养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能力,但在现实中往往把好学生固定为“听话”、“不调皮”、“懂规矩”、“老实”等一种模式,其实,许多爱学习的学生心反而不高,他们主要依赖于“标准答案”,“老师的肯定”,“规定的格式”。这种对别人赞许的渴望作为学习的动力,可以得到“高分”,不一定获得“高能”,这样的类似于一条“教学装配线”,“产品”缺少独立思考,不敢自我发展,养成一种惰性。因为按照别人的要求行为总是更为简单、稳妥,而一旦走上社会自主择业,就暴露出弊端。 培养心,就不要依赖别人的赞许,当你认识到自身的,当你决定选择一种行为,别人反对,也不要感到沮丧。因为那是一种自然现象,别人也不是啥都看得远、懂得多。 伊索寓言有一个故事:父子二人赶驴到集市去,途中听人说:“看那两个傻瓜,他们本可以舒舒服服地骑驴,却自己走路。”于是老头让儿子骑驴,自己走路。又遇到一些人说:“这儿子不孝,让老子走路他骑驴。”当老头骑上驴让儿子牵着走时,又遇到人说:“这老头身体也不错呀,让儿子在下面累着。”老头子只好让两人一起骑驴,没想到又碰到人,有人说:“看看两个懒骨头,把可怜的驴快压爬下了。”老头子与儿子只好选择抬着驴走的方法了,没想到过桥时,驴一挣扎,坠落河中淹死了。这则流传已2500年之久的寓言,提醒我们必须学会有主见,掌握自己的,因为你无法得到每一个人的认同或赞许。 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观点,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与尊重,期望获得荣誉,因为这些可以令人精神上受到鼓舞。但是,人在过程中,真正有作为的事不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而是需要创新。理解是具有滞后性的,如果不培养自我赞许的意识,就无法自我肯定,就坚定不了决心和信心,就随时“恭候”着你。 监管要求·版权声明·免责声明1、内容声明:中享网仅提供信息平台发布服务,所展示的信息均由第三方用户实名注册发布,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用户负责 2、风险提示: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 3、投稿提示:投稿请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出现违法内容和行为封号删稿!同时本站将相关证据提交相关部门 4、版权说明:部分投稿作者内容由Ai工具/软件生成,版权由投稿者所有,内容真实性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风险! 5、投诉删除:侵权和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受理邮箱:314562380@qq.com【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及时核查处理】 |
手机版|小黑屋|中享网
( 滇ICP备16008358号-6|滇公网安备53011102001243号 )
GMT+8, 2025-7-27 13:57 , Processed in 1.09015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