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知识偏食症 你应该还记得,八九年前。 手机还没这么智能,网络还没那么发达。那时候,很多学习者都喜欢去逛书店。 我有个癖好,看书之外,我还喜欢“偷窥”别人读什么书。 “偷窥”中我发现,不论在广州购书中心,广州图书馆,还是学校的图书馆,大家通常都是去找自己爱好的,或者专业相关的书籍。 走进图书馆,先迅速走到自己感兴趣,或者需要的书架前,停下来慢慢找。 如果经过非自己专业和兴趣的书架,要么忽视而过,要么随便看看,甚至有人厌烦地快步走开。 除非是畅销书,或者被包装吸引了,跟风读一下。除此,基本上不会去碰与自己不相干的书籍。 不知是否有人研究过这种行为,我书读得少,还没发现。我自己给这种现象命名:“知识偏食症”。 一般人只挑和自己有关、有兴趣的知识进行学习。 这就类似人在饮食上的偏食、挑食,喜欢的就狂吃,不喜欢的点滴不入口。不小心吃了点,还觉得恶心,要拼命吐掉。 知识偏食、挑食的结果,就导致知识和思维的“营养不良”。 如果你也有“知识挑食”的习惯,那么你可能已经“思维营养不良”,导致你不是“高效率的学习者”和“高生产力的工作者”。 二 这招很“土”,却能立方级突破你的思维界限 说实话,我们对所谓的思维力,学习力,记忆力等等,都不会太在乎。 我们在乎的是,如何付出更少的时间和精力,创造最大价值和财富,实现自由人生,潇洒生活。 我们更希望自己是“高生产力的工作者”,做一件工作的效率,比一般人高10倍,20倍。 如果有一种简单的方式, 能让你的思维界限,立方级突破,让你成为高效率的人…… 但,这个方法很“土”, 也许会令身边的人感到很诧异,甚至嘲笑,误解你…… 这样的事,你还敢去坚持吗? 好啦,不吓唬你了。我只是想让“希望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人,能够重视这个“超级简单”的方法。 这个“打通思维界限”的方法,叫“跨界深度阅读”。 网络上流传这样的说法,我们的智商足够应付世上95%的事情。 很多看起来,必须是天才级别才能做的事情,其实我们如果付出十倍百倍千倍的努力,积累十倍百倍千倍的知识,我们也可以做到。 于是,又有一句流传的话:我们的努力程度之低,还没到拼智商的地步。 很多人总觉得努力很多之后,没啥成长。困惑自己是不是方法不对,智商不够,思维不行。 其实,是努力远远不够,他们十次八次的努力,就以为是“做了很多”。 真正的努力,最少是百次千次以上的。比起真正努力的人,你努力的量级,根本可以忽略不计。 跨界深度阅读 跨界:跳出自己专业,去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特别是和自己专业差异较大的领域。 如果你是医生,可以去学习营销,会计,建筑等知识。如果你是销售人员,不妨读读心理学,文案写作。如果你是技术人员,可以跨界去学演讲…… 深度:不是走马观花,随便看看。而是认真去理解,品读,思考,吸收有价值的思维养分。 阅读:不需要全面系统学习一个新的领域,而是以一种阅读的方式,碎片式轻松地去阅读。因为不是要进入这个行业,而是从这个行业中抽取出自己所欠缺的思维养分。 简单来讲,就是选择平时少接触过的知识,找有用的片段知识,去深入学习并吸收其中的“思维养分”,让自己的思维更健康,全面成长。 听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坚持起来,很多人第一天就放弃了。 正如你平时不爱吃的食物,现在让你每天吃一点点。明知对身体有益,但却是一件很难受的事情,哪怕只是吃一点点而已。 三 一万小时的天才之路 我从2012年开始,就被迫做“跨界深度阅读”的事情。 为什么说是被迫? 当年,刚辞去企业培训师工作,选择协助兄长林约韩(11年专研脑力教育,资深记忆专家)创立记忆宫殿,从事脑力教育培训工作。 有两条路摆在我面前,一是努力训练竞技记忆,去参加比赛,争取记忆大师头衔,成为脑力明星。二是选择应用记忆,以实用、应试等领域去研究记忆术。 我选择了后者,不是因为更有前途,只是当时觉得,要我花几个月甚至半年时间,去冲刺世界顶级的记忆比赛,惨过去考研,太痛苦了。 所以选择一条看起来简单的路。 可是,应用记忆领域,并不好混。几乎连续两三年时间,我每天要面对不同领域的学员咨询,今天有人问建造师考点怎么记,明天有人问医学知识,后天有人问金融的…… 后来,我就干脆建立一个微课堂,把学员咨询的各个专业的片段知识,全部录成视频,方便重复问题的学员学习。 就这样,我几年时间在跨界学习。 每天最少4个小时,面对不同领域的片段知识。不仅要认真去学习,还要记住,并且教会学员怎么记。 一开始,面对那些我从来没接触过的知识,特别是建筑类、会计类的,对我来说就像肥猪肉,吃进去就想吐出来。 现在,随便给我什么你认为很难记忆的专业知识,我都有办法轻松记下来。 并不是因为我很厉害,而是因为我几年下来,积累多个不同领域的知识,建立了基本的学习思维。 因此,我很快就能理解并且记忆。 这段历程,最少有1000-2000小时的跨界知识累积。按照《1万小时天才定律》,我已经跑完10%的天才之路,完全是血拼出来的。 我也明白了,慢慢坚持,才是最快的方式。 思维的改变,是一种生命的蜕变。 如果你能够坚持做到, 每天花1小时,去深度阅读一个跨领域的知识,坚持21天以上,你的知识面会平方增长,你的思维会立方级倍增。 若能坚持2-3年,达到1000小时的积累,你将会成为“专家级人物”。 不要觉得3年太久,想想你3年前在做什么,你就会发现,时间过得太快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你是不是经常看了一本书,但老是抓不住书的中心和重点,总感觉似懂非懂,而有些人不仅看得比你快,而且还能听他们讲的头头是道。这其实是用的方法不同造成的。就像是骑自行车和开汽车的区别,自行车骑的飞快,汽车一脚油门分分钟就能超越你。看到这里是不是想让自己的思维也升升级,从自行车升级到汽车。有一所思维的驾校就在这里等着你。加微信boziyishang100,让思维有质的飞跃。 监管要求·版权声明·免责声明1、内容声明:中享网仅提供信息平台发布服务,所展示的信息均由第三方用户实名注册发布,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用户负责 2、风险提示: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 3、投稿提示:投稿请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出现违法内容和行为封号删稿!同时本站将相关证据提交相关部门 4、版权说明:部分投稿作者内容由Ai工具/软件生成,版权由投稿者所有,内容真实性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风险! 5、投诉删除:侵权和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受理邮箱:314562380@qq.com【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及时核查处理】 |
手机版|小黑屋|中享网
( 滇ICP备16008358号-6|滇公网安备53011102001243号 )
GMT+8, 2025-9-14 16:05 , Processed in 0.24548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