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中国动画百年历程,几代动画工作者们在艰辛跋涉中生产创作出了许多经典佳作。《中国文艺·向经典致敬》特别推出中国动画百年系列,带你解锁经典动画背后的故事。 《中国文艺·向经典致敬》 ——中国动画百年《哪吒闹海》 中国动画百年系列 6月10日起 与您寻童年记忆,探中国美学! 动画电影《哪吒闹海》海报 从左至右:主持人孟盛楠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厂长 速达 《哪吒闹海》导演之一王树忱之子 王一迁 《哪吒闹海》动画设计 张澋源 北京电影学院中国动画研究院副院长 曹小卉 01 一部动画 一份坚持 动画电影《哪吒闹海》海报 动画电影《哪吒闹海》导演严定宪、王树忱、徐景达 1979年5月,动画电影《哪吒闹海》公映,这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数年沉寂后的复苏之作,是我国第一部大型彩色宽银幕动画长片,在国内外各大电影节上均获得过多个奖项。 动画电影《哪吒闹海》 《哪吒闹海》自上映以来,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该片将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完美融合,将古代壁画、戏曲等艺术特点融入设计中,体现出古色古香的韵味来。 动画电影《哪吒闹海》 02 奇绝壮美 坚守民族风格 动画电影《哪吒闹海》 对于动画片《哪吒闹海》的整体艺术处理,导演们提出了四个字:“奇、绝、壮、美”,他们要求这四个字必须贯穿于创作的每个环节。 动画电影《哪吒闹海》创作幕后 动画电影《哪吒闹海》分镜本 美术师张仃在设计哪吒的形象时秉承着中国动画的民族化风格和艺术创作传统,参考了敦煌壁画、永乐宫壁画以及民间门神画等中国传统艺术杰作,并进行大胆创新,小哪吒身材似藕节,灵气中透出一股韧劲,成就了中国动画影史上哪吒这一经典人物形象。 动画电影《哪吒闹海》 动画电影《哪吒闹海》 03 用画笔演出的动画设计 动画电影《哪吒闹海》创作手稿 动画电影《哪吒闹海》主创人员采风 《哪吒闹海》创作时首先是导演把握整体,美术设计张仃设计好形象的各种不同转面后,交给动画设计师来画。 动画电影《哪吒闹海》 动画电影《哪吒闹海》赛璐珞 在动画设计中,一些快的动作,特别是跑跳,相对好画,可以遵循动画的基础规律。但是静场戏,特别是内心刻画的戏就需要动画设计师非常严格地研究剧本,掌握导演的风格,揣摩人物形象的内心,这些都需要做大量的功课。 动画电影《哪吒闹海》 动画电影《哪吒闹海》创作幕后 04 经典动漫明星 小哪吒 不同版本的哪吒形象 自《哪吒闹海》之后,一部部关于哪吒的动画作品相继诞生。哪吒这个脚踏风火轮,手执火尖枪,肩上套着乾坤圈英姿飒爽的少年英雄,伴随着无数孩子走过了金色的童年。 不同版本的哪吒形象 不同版本的哪吒形象 动画电影《哪吒闹海》主创人员签名台本 哪吒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动漫明星,更是被赋予了“坚韧”、“勇敢”、“小英雄”等光环式的标签。不同版本的哪吒题材作品构筑了几代人的童年记忆,在这些作品的背后也有着中国动画电影人对这部经典动画的致敬。 《向经典致敬》栏目推出系列短视频《经典“楠”得》,每期节目录制后,主持人孟盛楠以第一视角分享录制心得,对于这期,她想说什么呢? 本期致敬嘉宾: 《哪吒闹海》导演之一王树忱之子 王一迁 《哪吒闹海》动画设计 张澋源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厂长 速达 北京电影学院中国动画研究院副院长 曹小卉 致敬词 一百年起落浮沉 始终根植中华 一百年光影交错 不舍中式表达 一百年传承接力 终能厚积薄发 一百年精描细绘 成就中国童话 《铁扇公主》《大闹天宫》 出道即是巅峰 《哪吒闹海》《葫芦兄弟》 国粹移情入化 点染留白处 小小蝌蚪找妈妈 情景交融间 水墨秋实发芽开花 动于形,画于神 惟有童心不老 慧在中,秀在外 定格丹青华夏 《中国文艺·向经典致敬》 ——中国动画百年系列《哪吒闹海》 致敬词撰文:杨启舫 电视端播出时间: 6月10日(本周六) 18:00 CCTV-4 《中国文艺 · 向经典致敬》 ——中国动画百年系列《哪吒闹海》 6月10日(本周六) 12:00 转自:CCTV4《中国文艺》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新媒体 来源: CCTV4 转自今日头条优质自媒体 免责声明:转载无任何商业目的,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监管要求·版权声明·免责声明1、内容声明:中享网仅提供信息平台发布服务,所展示的信息均由第三方用户实名注册发布,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用户负责 2、风险提示: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 3、投稿提示:投稿请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出现违法内容和行为封号删稿!同时本站将相关证据提交相关部门 4、版权说明:部分投稿作者内容由Ai工具/软件生成,版权由投稿者所有,内容真实性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风险! 5、投诉删除:侵权和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受理邮箱:314562380@qq.com【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及时核查处理】 |
GMT+8, 2025-5-2 19:06 , Processed in 0.06458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