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狼给人的印象是生性残暴,人们形容恶人时会说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等等。人和狼的关系似乎十分险恶。 人一听到民间俗语“狼若回头,必有缘由”,不由得后背发凉。可是这句俗语的后半句却是“不是报恩,就是寻仇”。有人可能感到吃惊,狼寻仇还好理解,狼还会报恩?恩将仇报的小人不是被称为“白眼狼”吗? 万物有灵,无奇不有。人的观念有时会被限制在僵死的框框里,有这么2则狼的故事,揭开了狼的另一面孔。 狼王战狈精 恩公死里逃生 从前,有个药农刘老汉正在山中采药,忽然一股股血腥味,和阵阵悲鸣的哭声随着风飘来。老汉顺着声音找过去,看到一匹狼躺在血泊中,上半身已被撕烂。不远处一个石洞里有一只黑色的小狼崽,正眼泪汪汪的看着自己。 小狼崽一身黑缎子般的狼毛油光锃亮,在额头上长着一撮白色的毛。刘老汉想那死去的母狼定是为保护石洞里的小狼丧生于其它野兽厮杀,不由一阵悲悯涌上心头。 刘老汉拿出点干粮将小狼崽唤出洞,抱起祂说:“你成了孤儿,在这深山老林里,最后也得饿死,跟我走吧,以后你就叫白毛好了。”就这样刘老汉收养了白毛。 白毛长得很快,有点像只大狗。有人曾劝说刘老汉:白毛是头顶孝,会克主人的,不如勒死算了。刘老汉认为白毛很通人性,而且天生聪明,不愿伤害祂,白毛成了刘老汉家里的一员。 可是有一段时间,全国掀起了一阵打狗浪潮,刘老汉为了保护白毛,含着泪将祂送回了山林,白毛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的送别老汉。 转眼间三年过去了,这天刘老汉在山中采药,天就要黑了,刘老汉走在回家的路上,被狼群给盯上了,他赶紧爬上了一棵树,不大一会儿,树下就聚集了十几头狼,围着大树上蹿下跳。刘老汉发现在这狼群里有一匹大狼身上背上驮着一只小狼,长相一看就让人心生厌恶感,两只三角眼睛露着凶光,两只前腿紧紧地抱着这身下这匹狼的脖子,后腿好像瘫痪了似的在后面耷拉着。 原来这就是传说里的狈。狈是狐狸跟狼杂交物,狡猾、智力,远超狐狸,在狼群里是军师,但因为狈是杂交的,有缺陷,只能让其他的狼驮着它。这就是所谓“狼狈为奸”。 刘老汉心想:完了,没想到我会葬身狼口。忽然又有新来的群狼到来,头狼是一匹高大威猛大黑狼,那大黑狼领着狼群走到狈的附近停下来。刘老汉看见,这匹大黑狼的头顶有一撮白毛。 “是白毛吗?”刘老汉试探的大声喊道:“白毛、白毛,我在这里,我在这里。” 那匹黑狼先是一愣,抬头朝刘老汉这里看,看了一会儿后竟然在原地跳跃起来,一边跳一边学着狗汪汪的叫。这个声音太熟悉了,这匹大黑狼就是白毛! 只见白毛一下子跃起,朝着那只狈扑了过去,接着就撕咬起来。狈领来的狼群狂吠着加入了战团,而白毛领来的狼群随即也加入了战斗。 渐渐地,白毛浑身上下都是伤口,鲜血几乎要把全身染红,而白毛带来的那十几匹狼,现在只剩下六七匹狼了,刘老汉暗叹:都说狼心狗肺,想不到狼也是忠义之士。 混战中,只见那只狈骑在一匹狼身上,仰天长吼,指挥着它的狼群进攻。 刘老汉大喊:“白毛,擒贼先擒王。” 白毛好像真的听懂了似的,一口咬住了那狼脖子,狈掉在地上正在挣扎着,白毛上去一口咬断了它的脖子。 白毛发出悠扬的狼嚎,狼是崇拜强者的,混战中的群狼被白毛这一叫,全都站在那里不敢动。白毛领来的那群狼虽然身上都是伤痕累累,但此时都仰头挺胸个个微风凛凛。 刘老汉看了心里一阵感动,什么是兄弟?兄弟就是在大难面前,能够挺身而出的。 白毛冲着树上的老刘头长啸几声,然后领着剩下的狼群退去,刘老汉爬下大树,安全回到村里。 “如意”救主 衔钱袋报哺乳之恩 清人解鉴在他所著的《益智录》中,有一则饥饿的小狼为人所救、并在长大后报恩的故事。 故事大约发生在道光年间,山东济南东南多山,山上多狼,弄不好是要吃人的。 有一天,一名叫贾才的木匠收工回家,路过“狼山”,看到一只小狼在狼穴之口哀鸣,估计大狼遭了猎人毒手,小狼等不到母亲,肚子饿了。贾才顿生同情之心,又等了一会,确认没有大狼,便把小狼抱回了家。 回家后,贾才拿来一把刀,砍断小狼的尾巴,取名“如意”,然后当看家狗来养。 两年后,如意长大了,比一般的狗还大,发起脾气来,也比一般的狗要凶。后来,贾才发现,如意看村里小孩的目光有些异样,甚至悄悄跟在孩子后面。 贾才怕如意伤人,对它说:“当初你妈死了,如果不是我把你抱回来养大,你早就饿死在山中了。现在你已经长大,加上野性未泯,已经不适合住在这里了,今天我就让你归山,回到属于你的地方去吧。” 贾才说完,把如意喂饱,然后把它带到山上,对它说到家了,以后就好好在这边呆着。然而,当他转身回家时,如意却跟在他身后不舍他离去。 贾才也有些舍不得,走了大约一里,忍不住回头一看,发现如意蹲在一块石头上,呆呆的望着他…… 又一次,贾才做工回家,路过“狼山”的时候,太阳已经下山了。四周一片漆黑。三只狼出现在前面的路中间。 贾才他四处望了望,发现身后不远处是悬崖,便悄悄后退,退到崖边。 双方对峙了一会,又来了两只狼,接着又来了几只,总共有十来只,它们在他面前,排成一个扇形。 贾才看到,有的狼头,已经低下去了,徬佛随时要发动攻击。他害怕极了,大声喊道:难道我今天,注定要死在这里吗! 没想到,其中一只狼听到他的声音,忽然抬起头来,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转身,头朝外,尾巴朝着贾才,慢慢后退,一直退到贾才面前,好像在说你看看,看看我的尾巴。 月色微明,贾才看到狼尾巴朝向他,一下认出是如意,大叫一声:“如意救我!” 如意顿时精神倍增,转过身去,跟群狼僵持不下。过了一会儿,狼群似乎顺了如意,竟然一一散去。 贾才又喊了一声“如意送我”,如意便跟在他身后,边走边警惕的四下观察,一直把他送到家。 从此以后,如意经常在路上等贾才,然后送他回家。村里其他人若不幸遇到狼群,只要看到其中有断尾者,那时只需喊一声如意,如意便会带着狼群离开。 一天晚上,贾才已经上床睡觉,突然响起叩门声,他连忙起来出去看个究竟,刚把门打开,一只狼一下子钻了进来,伏于庭前不动。 难道是如意?贾才拿来蜡烛一照,果然是它! 只见如意满身大汗,毛都湿了,身旁有一个胀鼓鼓的布褡,贾才打开一看,只见里面装的是银子。这么多银子,是从哪里来的呢? 贾才估计是行人被群狼所害,如意便把他的银子,衔来报恩。 既然银子已成无主之物,贾才便收下了。 那以后,如意经常往家里衔东西,不是银子,就是其他值钱之物。 时间一长,如意白天也来,或呆在贾才家里,或卧街巷,见了如意的村民,也不再怕它,还给它吃的。 在他们眼里,如意早已不再是一只凶残的狼,就只是村后来贾才去世,葬在村外,村民经常看见如意卧在他的墓边,过了一年多,才再也没有看到它的身影。 “狼若回头必有缘由,不是报恩,就是寻仇”。所有动物中,大概再也没有比狼更嗜血的动物了,狼若是寻仇,狠毒无比。然而,即便是这样的“毒物”,也不忘养育之恩,谁喂过祂米汁、谁养大了祂、谁不忍心伤害祂、谁搭救过祂,祂都一一记得,竟知道报恩。 乌鸦有反哺之意,羔羊有跪乳之恩,狼也会回报于祂有恩的人。那些忘恩负义之人,若知道世上还存在这么有情义的狼,会不会内心有愧呢? 人面狼心者,世上多了去了,狼面人心者,倒是不多,在恩怨分明这方面,有时候人还不如狼?! 转自今日头条优质自媒体 免责声明:转载无任何商业目的,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监管要求·版权声明·免责声明1、内容声明:中享网仅提供信息平台发布服务,所展示的信息均由第三方用户实名注册发布,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用户负责 2、风险提示: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 3、投稿提示:投稿请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出现违法内容和行为封号删稿!同时本站将相关证据提交相关部门 4、版权说明:部分投稿作者内容由Ai工具/软件生成,版权由投稿者所有,内容真实性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风险! 5、投诉删除:侵权和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受理邮箱:314562380@qq.com【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及时核查处理】 |
GMT+8, 2025-5-3 22:38 , Processed in 0.77249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