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是多么美丽,多么美好,又多么感伤,多么遗憾。 它温暖、安详,却又带着深切的惆怅、无奈,甚至是伤感。它在暮色下,放出最后一道耀眼的光芒。 夕阳,彰显的是人生的壮丽,于悄悄中演绎出生活的凄美。一道就是一首诗,一抹就是一幅画。 当夕阳绽放它特有的瑰丽,会比朝霞更加璀璨;当落日喷薄她最后的余晖,会比黎明更具诗意。因此,它备受文人骚客青睐。 今天,为大家带来唐诗中的两首夕阳之作,它们都非常有名,区别在于诗歌的情绪,一首低沉,一首励志,大家在欣赏的时候可以细细品味。 《登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这是李商隐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 登高望远,壮伟的长安城楼和秀丽的山川田野,都沐浴在夕阳的金色余晖之中,景象是多么迷人啊! 但转念一想,它们即将消逝于暗夜笼罩之下,便又不胜惆怅。 诗人将时代的没落之感、家国的沦丧之痛,身世迟暮之悲,一起熔铸在这黄昏夕阳的景色画面中,概括的甚广、笔触的传神,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美好的事物却不能长久存在,这种悲哀带着永恒的意味,所以也有很多人不太喜欢这句诗,觉得实在太伤感了。 所以,近代著名美学家朱自清,将这两句诗反其意而用之,曰:“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 这诗句,一扫李商隐那种哀伤的情绪,代之以激昂向上、乐观洒脱的基调,尽显现代大家之风范,表现了朱自清虽人处晚年,但心却不老的精神风貌,让我们看到了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酬乐天咏老见示 唐·刘禹锡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这首诗是刘禹锡写给白居易的一首酬答诗。 刘禹锡和白居易同年,又是诗友,并称“刘白”,二人晚年均居住在洛阳,且同受老年疾病的困扰。 之前,白居易先在给刘禹锡写了一首诗,诗中有“与君俱老也,自问老如何?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等句子,隐隐流露出老病见迫、心志已灰的悲观情绪。 刘禹锡的诗,并不否认老病会让人心力交瘁,也不讳言“顾老”是人之常情,但却并不悲观,在他看来是“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颇有些“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感慨。 一个时代开始衰败下去,会影响人的心态,影响人的情绪。 晚唐的社会,晚唐的政治,晚唐人的心态,诗歌创作,都已经到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状态。 但如果这个社会是蓬勃的,充满希望的,人们的心态就会不一样。 比如说,同是“夕阳”,到了中唐诗人刘禹锡的笔下,却是“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太阳虽然落山,却还可以放射出满天霞光。 这不同于李商隐的感叹:夕阳好是好,可是快完了。 刘禹锡说:尽管快完了,依然无限好。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提出了一种对人老的全新认识和看法。 此诗句巧用了两个比喻,一个大比,一个小比,且大比套着小比。 先把桑榆比喻日暮,再把日暮比喻年老,把“霞尚满天”,比喻老年人仍然有所作为、有所建树。 不仅诗意盎然,诗情饱满,而且透露出一种积极乐观、豁达大度的人生观。 这种积极豁达的人生观,千百年来,不知激励过多少读者,特别是老年读者。 人能活到老年,就是一种幸运、一种福分。 正如梁实秋在《老年》一文中所说:“人吃到老,活到老,经过多少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还能双肩承一喙,俯仰天地间,应该算是幸事。” 是的,既然衰老不可违逆,何不坦然接受,顺势而为?该吃吃,该喝喝,琴棋书画,呼朋引伴,对酒当歌。 君不见,秋风过处,万木稀疏,叶黄似金; 朔风南下,枫叶如火,霜叶红于二月花; 大雪纷飞,苍茫大地,银装素裹,待红日高照,分外妖娆。 这多像我们缓缓走来的老年。 鹤发童颜,精神矍铄,兴之所至,开门迎客,推窗揽月,朗声大笑,仰天长啸,多么潇洒,多么豪迈!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转自今日头条优质自媒体 免责声明:转载无任何商业目的,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监管要求·版权声明·免责声明1、内容声明:中享网仅提供信息平台发布服务,所展示的信息均由第三方用户实名注册发布,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用户负责 2、风险提示: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 3、投稿提示:投稿请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出现违法内容和行为封号删稿!同时本站将相关证据提交相关部门 4、版权说明:部分投稿作者内容由Ai工具/软件生成,版权由投稿者所有,内容真实性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风险! 5、投诉删除:侵权和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受理邮箱:314562380@qq.com【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及时核查处理】 |
GMT+8, 2025-5-3 05:36 , Processed in 0.58338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