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了,最适合读雪的诗词。 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温柔而又写意; 李白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飞落轩辕台”,浪漫而又奔放; 高骈的“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诗意而唯美; …… 这几句咏雪诗都是境界阔大的词句,事实上,还有很多如诗如画的小诗,没有写雪之阔大,读来却让人耳目一新。 不信,你也来读一读。 月照一天雪 十二月十五夜 清·袁枚 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远处传来断断续续的更鼓声,忙碌的人们陆续入睡,市井的吵闹声慢慢平息下来。吹灯入睡发现房间更加明亮,原来是月光与白雪交相映照在窗上,使房间显得更加明亮。 这首诗描绘一幅了夜深人静,但更鼓声声,吹灯欲睡,月照雪映,窗更明的幽冷夜景。全诗简洁晓畅、清新可喜。夜之静,雪之明,诗人孑然一人夜中赏雪景,感受独特。 在冬日为数不多的温柔里,盼雪落人间,烟火清闲。 夜深知雪重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古往今来,写雪的名作数不胜数, 而白居易的这首小诗,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就会发现它凝重古朴,清新淡雅。 全诗从触觉、视觉、听觉三个层次叙写,一波数折,曲尽其貌其势、其情其状。结尾句以有声衬托无声,使全诗的画面静中有动、隽永清新,真切地呈现出一个万籁俱寂、银装素裹的清宁世界,诗人彻夜无眠的孤寂也表露无遗。 在浪漫的十二月,寒风吹散枝头的落叶,天空绽放的雪花,温柔了整个世界。 三月雪连夜 嘲三月十八日雪 唐·温庭筠 三月雪连夜,未应伤物华。 只缘春欲尽,留著伴梨花。 暮春三月一连下了几夜的大雪,应当还未有煞春天的美景。只因春色即将逝去,就让我留在枝头妆点梨花的盛开吧! 暮春三月,天降大雪,温庭筠别出心裁,说:春天要走了,花儿落了,雪为了留住春天,于是,落在枝头,扮成梨花开放。 雪也舍不得春天,更舍不得这明媚的人间。 梅开汉水滨 江滨梅 唐·王適 忽见寒梅树,开花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寒冷中忽见梅花一树,梅花盛开在汉水之滨。没想到春色花开早,却怀疑是仙女佩明珠。 因寒梅开于汉水之滨,而比之弄珠仙女,又巧妙,又贴合。 凌寒而开的梅花,犹如佳人一般,屹立在晶莹的雪中,气度高华,人人向往。 散关三尺雪 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 唐·李商隐 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 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 我就要到剑外任职路途很遥远,没有家你再也不能给我寄寒衣。大散关的皑皑白雪足有三尺厚,往事如梦回想昔日为我弄织机。 这是一首行役诗,在悼伤之情中,又包孕着行役的艰辛、路途的坎坷、伤别的愁绪、仕途蹭蹬的感叹等复杂感情。短短二十字,概括如此丰富深沉的感情内容,可见李商隐高度凝炼的艺术工力。 冬天的夜晚,吹着风,落着雨,生一炉火,慢慢想你。 积雪浮云端 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终南山的北面山色秀美,山上的皑皑白雪好似与天上的浮云相连。雪后初晴,林梢之间闪烁着夕阳余晖,傍晚时分,城中又添了几分积寒。 王士禛在《渔洋诗话》卷上里,把这首诗和陶潜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宽”等并列,称为咏雪的“最佳”之作。诗中的霁色、阴岭等词烘托出了诗题中余字的精神。 漫漫隆冬,和初雪重逢,祈愿旧疾痊愈,你我常乐长安。 独钓寒江雪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深冬时节,所有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所有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大雪封山,天地之间皆是白茫茫的一片。柳宗元自比为渔翁,不惧寒冷,振定自若地钓鱼。 当他不惧风雪之时,才显得更出众。因为勇敢,所以出众。 今来花似雪 别诗二首·其一 南北朝·范云 洛阳城东西,长作经时别。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上次离去时,雪像花一样地飘落,如今再度前来,花开得像雪一般的白艳。这两句诗是感叹相聚太短,离别太长,每次分手后总要经过许久才能相见。 一“雪”一“花”,是一冷一暖的对照,暗中又与一“昔”一“今”、一“去”(分别)一“来”(相逢)相勾连,从昔到今,从去到来,经历一个怎样的冷暖变化啊,不知这段日子朋友们是否都好,诗人在感慨每次一别总是经过许多岁月。 人间的风,来来回回地吹,寒冷的冬,去了又回,离去的人啊,什么时候会回来呢? 荒郊昨夜雪 早行遇雪 唐·石召 荒郊昨夜雪,羸马又须行。 四顾无人迹,鸡鸣第一声。 昨天晚上,荒郊下了一夜的雪。马儿羸弱了,但是,还是要坚持赶路。诗人向四处望去,没有一个人,也没有人活动的形迹,只听到鸡叫了一声。 下雪了,又要上路,周围没有人迹,只有鸡声相伴。 于很多人来说,雪是浪漫,可是,对于旅行在外的人来说,雪是催家的音符。 寒冬岁末,流年辗转,愿世事无牵绊,余生有味是清欢。 风雪夜归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暮色苍茫的时候,大雪纷飞,山风呼呼。诗人站在茅屋前面,回首来路,只觉苍山肃穆,山路迢迢,日色昏暗,终于松了一口气,在暮色降临之前,找到一处茅屋,可以安身,可以休息。 那场雪,那座山,那间茅屋,那道柴门,那个风雪归人,还有那条家犬,无不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大雪封山时,有一处房屋可供休憩,安顿灵魂,已经足够温暖。 人说,晴天适合相见,雪天适合想念。越织越密的雪,是来提醒我,再没有你,任晨钟暮鼓,这清冷的城,往后余生我终将独行。 人说,没有爱的人,身边纵然热闹蜂拥,终是寂寞不去,有爱的人,天涯浪迹,穿风踏雪,却从不曾孤独。 有雪的日子里,孤独也熠熠生辉。 转自今日头条优质自媒体 免责声明:转载无任何商业目的,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监管要求·版权声明·免责声明1、内容声明:中享网仅提供信息平台发布服务,所展示的信息均由第三方用户实名注册发布,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用户负责 2、风险提示: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 3、投稿提示:投稿请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出现违法内容和行为封号删稿!同时本站将相关证据提交相关部门 4、版权说明:部分投稿作者内容由Ai工具/软件生成,版权由投稿者所有,内容真实性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风险! 5、投诉删除:侵权和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受理邮箱:314562380@qq.com【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及时核查处理】 |
GMT+8, 2025-5-14 06:45 , Processed in 1.55955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