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正能量 查看内容

浅谈正能量

2023-3-14 15:48| 发布者: zxw88| 查看: 175| 评论: 0

摘要: 正能量这个词,百度百科里讲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之后热起来的;当年笔者上高中,印象中“正能量”流行前作文里最常写的词是“和谐”,后来“正能量”一直火到现在。我们还用百度百科的定义:“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 ...

正能量这个词,百度百科里讲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之后热起来的;当年笔者上高中,印象中“正能量流行前作文里最常写的词是“和谐”,后来“正能量”一直火到现在。我们还用百度百科的定义:“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是社会生活中积极向上的行为。

讨论这个词是因为笔者吃过这个词的亏,自己的思想也因为“正能量”陷入过深深的矛盾之中。笔者不反对正能量,但是讨厌“正能量”的滥用和被滥用的“正能量”,二者相辅相成,互相循环加强。这里为了方便表达和讨论,把滥用“正能量”的动作和被滥用的“正能量”本身统称为positive abuse,简称PA。被追捧的“正能量”,被用来当作价值审判标准的“正能量”,和排他的“正能量”,都是被滥用的正能量。比如,大家所说的给食不果腹的乞丐大讲“何不食肉糜”之类的心灵毒鸡汤;再比如,短视频平台一刷一大把的“吃得苦中苦终为人上人”的奋斗励志视频。大家很熟悉这些宣传笔者不赘述。PA不仅加剧了受众逻辑思维的极端化,非黑即白;还使人缺乏批判性思维,或者说,缺乏深度思考。世界本多元而又充满联系,离散和连续同时存在,事物的发展也充满着不确定性。一件事的发生不一定导致特定的结果,或许在这里“导致”这个词本身就是不准确的,我们看到的“果”是多事物互相影响、演化下发生的。即使是按照太极,二元论来解释事物,中间也是有连续的过渡态。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PA会损害我们的认知和判断。

这种极端化的思维,还会让我们的待人处事缺乏包容。这种不包容不仅出现在陌生人之间,也会出现在亲密的人之间,造成隔阂冲突。把自己封闭起来当然无益于解决问题,而且缺乏包容的心态和意识,把持不同意见人对立起来,站在“正能量”的制高点去讨论事情,往往是只有立场,不讲道理。直到把对方说服,同化,达到胜利。

人既塑造于文化,又受制于文化。PA也成为了人思想的牢笼,在里面的人无论自不自知,都是受害者。当能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也就能慢慢敞开心扉,走到广阔天地里。多走些路,兼听则明;不下定义打标签、不以好坏来划分事物,也是笔者一直以来的坚持。

网站公告X

【重大套餐变更说明】

新增“500元包月套餐”...

点击查看详细说明

手机版|小黑屋|中享网 ( 滇ICP备16008358号-6|滇公网安备53011102001243号 )

GMT+8, 2025-5-1 13:51 , Processed in 0.69645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