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胡适先生曾说,看一个国家的文明,只需考察三件事: 第一看他们怎样待小孩子;第二看他们怎样待女人;第三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的时间。 一个人成就怎样,往往靠他怎样利用他的闲暇时间。 你的闲暇往往定你的终身。 这是胡适于1932年在一次演说中,鞭策大学毕业新生的一段话,可谓句句经典,字字珠玑。 一句“你的闲暇往往定你的终身”,仿佛让人醍醐灌顶,大梦初醒。 2 一个人怎样利用闲暇时光,往往决定了这个人的前程。 东汉末年有个叫董遇的人,是当时非常著名的知识分子,与其他六个人一起并称为儒学宗师。 董遇之所以能够成为大知识分子,也是和他充分利用闲暇时间分不开的。 有人问董遇:“你是怎么读书的?” 董遇回答:“我遇到读不懂的书,就反复地看,反复地读。” 这个人反问:“反复读一本书,哪有那么多时间呢?” 董遇说:“那就利用‘三余’的时间。” 这个人好奇地问:“什么是‘三余’的时间?” 董遇回答:“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此即三余读书法,意思是冬天是一年中最闲暇的时间,晚上是一天中最闲暇的时间,阴雨天是四时最闲暇的时间。 而在这些闲暇时间做什么呢?他建议人们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读书。 可以说,董遇的成功,与他充分利用时间来读书是密不可分的。 2 利用闲暇时间,成就美好人生的还有很多。 齐白石原本只是一个木匠,只是休闲时间玩一下画,结果一玩就玩成了“中国毕加索”; 写作曾是余华的业余爱好,每当夜深人静之时,他总在灯光下奋笔疾书,伏案而作。几年后,一个普普通通的牙科医生,转身成为了著名作家,作品远销海内外; 当年明月原来是个公务员,只是休闲时间玩一下“明史”,结果一玩就玩出了《明朝那些事儿》。。。。。 一个人的闲暇时间里,藏着他的未来。 记得有人曾经做过一个分析,一个人的一生如果按72岁计算,其一生中睡觉占了20年,吃饭6年,生病2年,文体活动8年,工作14年,而闲暇时间有22年。 因此,怎样利用空闲时间,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高度。 即使每天下班后,只拥有30分钟的自由时间,一周下来,你也能轻松读完一本书。你或许不是专家,但你会比你的同辈知道的更多。 不如从现在开始,利用空闲时间坚持做一件小事,因为这世上无论是谁,都没有平白无故的成功,也没有一帆风顺的坦荡。 再有光芒再有成就的人,都是从一件件小事,一天又一天积累起来的。 监管要求·版权声明·免责声明1、内容声明:中享网仅提供信息平台发布服务,所展示的信息均由第三方用户实名注册发布,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用户负责 2、风险提示: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 3、投稿提示:投稿请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出现违法内容和行为封号删稿!同时本站将相关证据提交相关部门 4、版权说明:部分投稿作者内容由Ai工具/软件生成,版权由投稿者所有,内容真实性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风险! 5、投诉删除:侵权和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受理邮箱:314562380@qq.com【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及时核查处理】 |
手机版|小黑屋|中享网
( 滇ICP备16008358号-6|滇公网安备53011102001243号 )
GMT+8, 2025-9-14 01:58 , Processed in 0.12163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