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孝感动天 【原文】 虞舜,瞽搜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嚣,弟象傲。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有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系诗颂之。 诗曰:对对耕春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帝位,孝感动天下。 【韵语】 遥想上古虞舜氏,瞽叟继母异母弟。 舜修仓顶下纵火,逃生手持两斗笠。 舜掘井下上填土,遁逃地道亦不死。 苍天作孽犹可恕,人欲人死违常理。 知恩图报伦之纲,以德报怨闻之希。 舜于厉山耕桑麻,鸟代锄草象耕地。 帝尧闻之狂且喜,娥皇女英并嫁之。 孝感动天报不爽,尧让舜登天子梯。 探父望母恭孝礼,封象诸侯伯仲意。 二十四孝自舜始,请君听我歌一曲。 02、亲尝汤药 【原文】 西汉文帝,名恒,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担母尝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亲尝弗进,仁孝闻于天下。系诗颂之。 诗曰: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后三载玻,汤药必先尝。 【韵语】 老生常谈文景治,鲜美刘顺真孝子。 慈母卧病逾三载,目不交睫千余日。 母服汤药己先尝,冷暖甘辛心自知。 刘恒文帝尚如此,凡夫不孝当羞死。 孝乃小忠重亲情,忠乃大孝扛社稷。 母后姓薄福不薄,幸产刘邦第三子。 不忠之臣许尽孝,不孝之辈定忤逆。 我劝世人孝为本,孝顺人得孝顺子。 03、啮指痛心 【原文】 周,曾参,字子舆,事母至孝。参曾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参不还,乃啮其指。参忽心痛,负薪以归,跪问其母,母曰:“有客忽至,吾啮指以悟汝耳。”后人系诗颂之。 诗曰:母指方缠啮,儿心痛不禁。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韵语】 春秋鲁国曾子舆,母子连心倍传奇。 少时家贫打山柴,相依为命度生计。 一日有客造访来,不知所措母啮指。 山中曾参心绞疼,负柴急急归家里。 见到慈母忙跪倒,娘有何差有何需? 缘由客来我失措,盼儿早归待以礼。 显爵通儒逐名利,峨冠博带违子职。 宗圣再世应殊哂,枉食俸禄枉为师。 04、百里负米 【原文】 周仲由,字子路。家贫,尝食黍薯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褥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黍薯之食,为亲负百里之外,不可得也。”有诗为颂。 诗曰:负米供甘旨,宁辞百里遥。身荣亲已没,犹念旧劬劳。 【韵语】 仲由早年贫如洗,常挖野菜作饭食。 野菜果腹长气力,徒步负米百余里。 黄云煮米香喷喷,严慈下肚喜滋滋。 父王母丧登仕前,使楚随从百乘车。 锦衣玉食念双亲,徒留子路雁一只。 枉有稷粟万钟余,二老无能食半粒。 子欲孝而父母逝,古今多少风木事? 幸有孔子赞季路,生时尽力死后思。 05、芦衣顺母 【原文】 周,闵损,字子骞。早丧母,父娶后母。生二子,衣以棉絮;闵损,衣以芦花。一日,父令损御车,体寒失鞭,父察知其故。欲出后母,损曰:“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后母闻之,卒悔改。系诗颂之。 诗曰: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韵语】 闵损命苦丧生母,继母过门产二子。 前出己出两待生,家父懵懂浑不知。 棉囊亲生暖融融,芦衣子骞冷凄凄。 牵车打颤绳落地,严父呵斥又鞭辟。 芦花飞出“棉衣”缝,雪上加霜痛何似! 好个孝子闵子骞,跪求父亲莫休妻。 留下继母一我冷,休掉高堂三子泣。 继母洗心又革面,遂待闵子若己子。 06 、鹿乳奉亲 【原文】 周,郯子,性至孝。父母年老,俱患双目,思食鹿乳。郯子乃衣鹿皮,往深山群鹿之中,取鹿乳供亲。猎者见而欲射之,郯子俱以情告,乃免。有诗为颂。 诗曰:亲老思鹿乳,身穿褐毛衣。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韵语】 春秋时期人郯子,父母年迈患眼疾。 四方求医八方药,需饮鹿乳可疗治。 身披鹿皮入深山,混入鹿群乳汲取。 鹿乳奉亲盼治愈,风声鹤唳恐弓矢。 猎人欲射一麋鹿,郯子现身泣求之。 人非草木孰无情,鹿乳疗人鹿免死。 二十四孝历久远,三纲五常弥新纪。 善恶有报果不爽,请君细品郯子事。 7、戏彩娱亲 【原文】 周,老莱子至性孝。奉养二亲,备极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称老。常着五彩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又常取水上堂,诈跌卧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有诗为颂。 诗曰:戏舞学骄痴,春风动彩衣。双亲开口笑,喜气满庭帏。 【韵语】 楚国隐士老莱子,蒙山南麓避乱世。 尽拣美味奉双亲,年过七旬恪子职。 手持拨浪鼓戏耍,五色彩衣身常披。 以老孝老犹如此,只为二老发一喜。 一次送水到堂前,不慎一跤跌在地。 唯恐父母心疼己,索性打滚学娃啼。 08、卖身葬父 【原文】 汉董永家贫,父死,卖身贷钱而葬。及去偿工,途遇一妇,求为永妻。俱至主家,主令织布三百疋,始得归。妇织一月而成,归至槐阴会所,遂辞永而去。有诗为颂。 诗曰:葬父贷孔兄,仙姬陌上逢。织布偿债主,孝感动苍穹。 【韵语】 东汉董永少丧母,避乱迁居安陆地。 父亡异乡无钱葬,卖身富家当奴隶。 上工途中槐荫下,邂逅无家可归女。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为夫赎身劬劳苦,月织锦缎三百匹。 又是途中槐荫下,始知荆妻天帝女。 奉命偿还董永债,债到还讫缘亦讫。 言罢凌空冲天起,槐荫绵延无穷期。 09、刻木事亲 【原文】 汉,丁兰幼丧父母,未得奉养,而思念劬劳之恩。刻木为像,事之如生。其妻久而不敬。以针戏刺其指,则出血。木像见兰,又眼中垂泪。兰问得其情,将妻出弃之。有诗为颂。 诗曰:刻木为父母,形容如在时。寄言诸子侄,各要孝亲帏。 【韵语】 东汉河内人丁兰,父母双亡尚幼稚。 常怀严慈养育恩,木刻雕像抒孝思。 嘘寒问暖凡事议,如同二老在世时。 一日三餐先打恭,拜罢爹娘方进食。 外出禀告归回复,年复一年历久矣! 丁兰荆妻不甚恭,绣针直刺木手指。 木指居然血涔涔,如同扎伤活人肢。 丁兰归见雕像泪,怒发冲冠即休妻。 10、行佣供母 【原文】 后汉江革,少失父,独与母居。遭乱,负母逃难。数遇贼,或欲劫之去。革辄泣告有母在,贼不忍杀。转客下邳,贫穷裸跣,行佣以供母。母使身之物,莫不毕给。有诗为颂。 诗曰:负母逃危难,穷途贼犯频。告知方获免,佣力以供亲。 【韵语】 江革少年丧家严,恪晋子职孝家慈。 东汉战乱负母逃,途遇匪盗欲灭之。 江革哭告娘年迈,我死谁伴母晨夕? 贼人见此亦恻隐,刀下留人放生去。 母子迁居在下邳,甘做雇工卖力气。 赤足行佣心亦乐,母得颐养福寿济。 明帝推举为孝廉,贤良方正章帝时。 官任五官中郎将,亦孝亦忠安社稷。 11 、怀橘遗亲 【原文】 后汉陆绩,字公纪,年六岁,至九江见袁术。术出橘待之,绩怀橘二枚。及跪拜辞堕地。术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绩跪答曰:“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术大奇之。有诗为颂。 诗曰:孝悌皆天性,人间六岁儿。袖中怀橘实,遗母报深慈。 【韵语】 三国华亭人陆绩,六岁随父谒见礼。 袁术出橘一大盘,偷揣怀里两个橘。 临走不幸掉落地,引来袁术嘲与讥。 我揣橘子非为己,一心回家报母慈。 袁术闻罢刮目看,此等麒麟敢小觑? 三岁看大七岁老,看来此语果不虚。 12、埋儿奉母 【原文】 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父母之食,盍埋此子?”及掘坑三尺,得黄金一釜。上云:“官不得龋,民不得夺。”有诗为颂。 诗曰:郭巨思供亲,埋儿为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 【韵语】 郭巨家道本殷实,父亡家产尽与弟。 一人独担养母任,家境渐贫又添子。 一个孩子三年贫,养子定碍奉母事。 悄与贤内细商议,咬牙背母偷埋之。 锹下地面三尺土,一坛黄金破土起。 天赐郭巨赫然书,民不得夺官不取。 13、扇枕温衾 【原文】 汉,黄香,年九岁,失母。思慕惟切,乡人称其孝。香躬执勤苦,一意事父。夏天暑热,为扇凉其枕席;冬天寒冷,以身暖其被褥。太守刘护表而异之。有诗为颂。 诗曰:冬月温衾暖,炎天扇枕凉。儿童知子职,千古一黄香。 【韵语】 九岁丧母苦黄香,事父极孝尽子职。 寒冬替父暖热被,酷暑为父扇凉席。 江夏黄童世无双,少负奇气誉京师。 安帝时任魏郡牧,倾其所有赈灾黎。 14、拾葚异器 【原文】 汉,蔡顺少孤,事母至孝。遭王莽乱,岁荒不给拾桑,以异器盛之。赤眉贼见而问之,顺曰:“黑者奉母,赤者食。”贼悯其孝,以白米三斗、牛蹄一只与之。有诗为颂。 诗曰:黑桑奉萱帏,饥啼泪满衣。赤眉知孝意,牛米赠君归。 【韵语】 汝南蔡顺少丧父,恪尽子职事家慈。 王莽作乱断两汉,柴米价飚难企及。 寒门孝子无计施,聊拾桑葚充母饥。 红葚黑葚分篓装,熟透桑葚供母食。 赤眉义军敬其孝,赠与一牛三斗米。 汉代孝子尚如此,未知时下几人及? 15、涌泉跃鲤 【原文】 汉,姜诗,事母至孝。妻庞氏,奉姑,尤谨。母性好饮江水,妻出汲而奉母;又嗜鱼脍,夫妇常作之。召邻母,供食之。后舍侧忽有涌泉,味如江水,日跃双鲤,诗时取以供母。有诗为颂。 诗曰:舍侧甘泉出,朝朝双鲤鱼。子能恒孝母,妇亦孝其姑。 【韵语】 四川广汉人姜诗,娶得庞氏贤淑妻。 长江矩家六七里,常饮江水婆欢喜。 婆母爱吃江中鱼,辄蒸鱼羹供其食。 婆婆不愿单独用,忙请邻妪一起吃。 风狂取水稍迟归,姜诗一怒休弃之。 庞氏寄居邻家院,日纺夜织不停息。 积蓄转赠婆婆用,婆命逆子迎贤妻。 庞氏回归这一日,院中喷涌甘泉水。 泉水江水同甘冽,随泉日跃双鲤鱼。 头上三尺有神明,心底无愧天不欺。 16、闻雷泣墓 【原文】 魏,王裒事母至孝。母存日,性畏雷。既卒,殡葬于山林。每遇风雨,闻阿香响震之声,即奔墓所跪拜。泣告曰:“裒在此,母亲勿惧。”有诗为颂。 诗曰:慈母怕闻雷,冰魂宿夜台。阿香时一震,到墓绕千回。 【韵语】 魏晋营陵人王裒,博学多能古今奇。 司马昭杀父王仪,隐居授业为生计。 终身不面向西坐,矢志不作晋臣吏。 其母生前怕雷声,殁后葬在山林里。 每当狂风震雷起,跪在墓前语慰藉。 裒儿在此娘莫怕,每读《蓼莪》风木凄。 17、乳姑不怠 【原文】 唐,崔南山曾祖母长孙夫人,年高无齿。祖母唐夫人,每日栉洗升堂,乳其姑。奶不粒食,数年而康。一日玻长幼咸集,乃宣言曰:“无以报新妇恩,愿子孙妇,如妇之孝敬足矣!”有诗为颂。 诗曰:孝敬崔家妇,乳姑晨盥梳。此恩无以报,愿得子孙如。 【韵语】 唐代博陵崔山南,官至西道节度使。 长孙夫人曾祖母,年事已高脱落齿。 祖母唐氏日盥洗,儿媳喂婆己乳汁。 如此数年婆康健,婆婆未藉半粒米。 属纩之际发愿语,但求后媳似此媳。 崔山南后高登第,祖母唐氏福寿济。 18、卧冰求鲤 【原文】 晋,王祥母丧。继母朱氏不慈,父前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母欲食鲜鱼,时天寒地冻。祥解衣,卧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归供母。有诗为颂。 诗曰: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上水,留得卧冰模。 【韵语】 琅琊王祥真孝子,细听在下说端倪。 生母早丧继母娶,常在父前离间语。 家父一怒冷落之,可想屋漏又连雨。 父母患病日夜奉,衣不解带气不急。 继母想吃活鲤鱼,天寒地冻无计施。 扒光棉衣卧冰上,厚冰忽融跃双鲤。 继母食后果痊愈,纵是亲生几如此? 王祥隐居廿余年,县令累晋太尉职。 19、恣蚊饱血 【原文】 晋,吴猛,年八岁,事亲至孝。家贫,榻无帷帐。每夏夜,蚊多潜肤。恣取膏,虽多不驱之,恐其去以而噬亲也。爱亲之心至矣!有诗为颂。 诗曰:夏夜无帷帐,蚊多不敢挥。恣取膏血饱,免使入亲帏。 【韵语】 晋朝濮阳人吴猛,八岁即孝敬严慈。 家徒四壁无蚊帐,蚊虫叮咬父难睡。 每逢夏夜飞蚊至,赤身裸体供饱食。 疼痒难耐儿身苦,鼾声如雷父梦美。 20、扼虎救父 【原文】 晋,杨香年十四,常随父丰往田间获粟。父为虎曳去,时杨香手无寸铁。惟知有父而不知有身,踊跃向前,搤持虎颈。虎亦靡然而逝,父方得免于害。有诗为颂。 诗曰:深山逢白额,努力搏腥风。父子俱无恙,脱身馋口中。 【韵语】 晋朝杨香十四岁,随父割稻到田里。 天降斑斓下山虎,扑到父亲欲衔去。 命悬一线痛煞儿,岂顾儿身生与死。 拼尽吃奶浑身力,扼住猛虎喉咙气。 猛虎亦惧孝子勇,鬼使神差落荒去。 21、哭竹生笋 【原文】 三国,孟宗,字恭武。少孤,母老病笃,多月思笋煮羹食。宗无计可得,乃往竹林中,抱竹而泣。孝感天地,须臾地裂,出笋数茎。归持。作羹奉母,食毕疾愈。有诗为颂。 诗曰: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须臾冬笋出,天意报平安。 【韵语】 三国江夏人孟宗,少年丧父母一息。 大夫嘱需鲜笋汤,天寒地冻无计施。 扶竹哭泣孤无援,忽然地裂一瞬息。 冒出数茎嫩竹笋,孟宗破涕而转喜。 采回煲汤母痊愈,莫非冥冥有神使。 孝感动天报不爽,孟宗累官司空职。 22、尝粪忧心 【原文】 南齐,庚黔娄为孱陵令。到县未旬日,忽心惊流汗。及弃官归,时父疾始二日。医曰:“欲知愈剧,但尝粪,苦则佳。”黔娄尝之,甜,心甚忧之。至夕,稽颡北辰,求以身代父死。有诗为颂。 诗曰:到县未旬日,桩庭遘疾深。愿将身代死,北望起忧心。 【韵语】 南齐高士庾黔娄,孱陵县令未十日。 忽觉心惊流虚汗,感应家中必有事。 当即辞官返乡里,父亲重病两日矣。 沉疴吉凶辨粪味,味苦无妨甘不吉。 尝过父粪便味发甜,忧心如焚燃眉急。 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死。 不日家严驾鹤去,安葬并守三年制。 姑且不论代父死,谁肯因父舍名利? 23 、弃官寻母 【原文】 宋,朱寿昌七岁。生母刘氏为嫡母所妒,复出嫁,母子不相见者五十年。神宗朝弃官入秦,与家人诀,谓:“不寻见母,誓不复还。”后行次同州得之,时母年已七十有余。有诗为颂。 诗曰:七岁离生母,参商五十年。一朝相见后,喜气动皇天。 【韵语】 宋代天长人朱寿昌,年仅七岁母子离。 只缘深受嫡母嫉,生母不得不他适。 母子一别五十载,难料在世不在世。 在朝为官神宗时,《金刚经》书血泪泣。 四方打探寻生母,偶闻娘亲在陕西。 即可挂冠风尘里,不见生母枉人子。 陕州幸遇生母面,尚携同母俩弟弟。 母子相聚恍隔世,生母年已逾古稀。 24、涤亲溺器 【原文】 宋,黄庭坚,号山谷,元佑中为太史,性至孝。身体贵显,奉母尽诚。每夕亲自为洗涤溺器,未曾有一刻不供人子之职。有诗为颂。 诗曰:贵显闻天下,平生事孝亲。不辞常涤溺,焉用婢生嗔。 【韵语】 北宋分宁黄庭坚,诗书著名两兼之。 身居高位爵秩显,竭尽孝诚恪子职。 洗涤溺器为亲母,每夜如此无罔替。 世人多赞庭坚才,莫忘庭坚真孝子。 谢谢您的阅读 版权声明: 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注重分享,版权归原作者。 转自今日头条优质自媒体 免责声明:转载无任何商业目的,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监管要求·版权声明·免责声明1、内容声明:中享网仅提供信息平台发布服务,所展示的信息均由第三方用户实名注册发布,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用户负责 2、风险提示: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 3、投稿提示:投稿请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出现违法内容和行为封号删稿!同时本站将相关证据提交相关部门 4、版权说明:部分投稿作者内容由Ai工具/软件生成,版权由投稿者所有,内容真实性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风险! 5、投诉删除:侵权和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受理邮箱:314562380@qq.com【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及时核查处理】 |
GMT+8, 2025-5-16 18:51 , Processed in 0.07474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