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季羡林高中毕业,赴北平赶考。他只报了两个学校:北大与清华。结果,两所学校都录取了他。 经过反复思考,季羡林放弃北大选择了清华。原因是,当时清华和德国有交换生,他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出国留学。 1935年,季羡林到德国哥廷根大学留学,主修印度学,学梵文、巴利文,选修英国语言学、斯拉夫语言学,并加学南斯拉夫文。 1937年,开始兼任哥廷根大学汉学系讲师。 1941年,获博士学位。从西克学吐火罗语《十王子传》《大疏》《梨俱吠陀》。 1946年,回国,任教于北京大学,兼任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时为北大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 监管要求·版权声明·免责声明1、内容声明:中享网仅提供信息平台发布服务,所展示的信息均由第三方用户实名注册发布,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用户负责 2、风险提示: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 3、投稿提示:投稿请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出现违法内容和行为封号删稿!同时本站将相关证据提交相关部门 4、版权说明:部分投稿作者内容由Ai工具/软件生成,版权由投稿者所有,内容真实性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风险! 5、投诉删除:侵权和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受理邮箱:314562380@qq.com【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及时核查处理】 |
手机版|小黑屋|中享网
( 滇ICP备16008358号-6|滇公网安备53011102001243号 )
GMT+8, 2025-8-18 02:09 , Processed in 0.37528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