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神童, 皇帝夸他:奇才,奇才,我大唐奇才! 他凭借一篇古文,独步后世, 他英年早逝,令世人惋惜, 他是王勃。 王勃是幸运的,一篇《滕王阁序》让王勃独步后世,无人不赞他超然的才情; 王勃又是不幸的,年少妄为,连累父亲,惭愧不已,英年早逝,令世人惋惜。 在不到30岁的人生中,王勃留下许多杰出的作品,依然是唐诗中的传奇。 诗词君分享王勃最经典的10首唐诗,一起去探寻大唐奇才笔下的唐诗世界吧! 1、最脍炙人口的送别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一直以来,离别是非常感伤的,可是,在王勃笔下,离别却豪迈豁达。 友人要去四川,从此两人分隔两地,一在四川,一在长安。 一般人可能会伤感地说:朋友,你去吧,我不会忘记你的。 王勃却说:朋友,你去吧,像我们这样的知己,即使相隔千里万里,就像在身边一样。 多么豪迈,多么豁达,“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传世的名句,像极了王勃,这个蓬勃的少年,也像极了初唐,那个充满希望的时代。 如果评选史上最优秀的送别诗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可以进入前十。 2、最悲凉浑壮的诗:《山中》 《山中》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王勃是公认的神童,十六岁时,科试及第,被授予朝散郎的官职,后来更是在沛王府任职。 一次,沛王李贤与英王李显斗鸡,王勃写了一篇《檄英王鸡》,讨伐英王的斗鸡,以此为沛王助兴。 不料此文传到唐高宗手中,读毕非常生气,唐高宗认为,二王斗鸡,你不劝劝就算了,反倒写檄文助兴。唐高宗认为王勃挑拨离间,将他逐出了长安。 为了消解心中的烦闷,王勃漫游到巴蜀,可山水之间更添思乡情意。 这是一首“小”诗,只有二十个字,却也是一首“大”诗,境界开阔,气象不凡。 王勃长久滞留在外,如今,看到长江,似乎也停滞不流了。家在万里之外,不知何时能够归去。 最令人伤感的是,正值秋风劲吹的时节,看着飘落的黄叶,更添愁思。 本来就在想家,更何况看到黄叶呢? 3、最清新明净的诗:《郊兴》 《郊兴》 空园歌独酌,春日赋闲居。 泽兰侵小径,河柳覆长渠。 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 山人不惜醉,唯畏绿尊虚。 几乎所有失意的人,都会向往田园。 因为一篇《檄英王鸡》,王勃被逐出沛王府,不满情绪滋生。而仕途的不顺,使他将目光转向了田园。 这是一个春日,王勃赋闲在家,在空旷的花园中,一个人饮酒唱歌。 泽兰遮住了小路,河旁的柳覆盖了水渠。雨停了,花儿湿了,风停了,树影不动,倍觉稀疏。 我何惜一醉,只觉得酒太少了。 王勃笔下的景清美动人,他恋着这景,更恋的是这畅快无拘无束的生活。 当你失意时,田园是你最好的归宿。 4、最悲苦凄凉的诗:《别薛华》 《别薛华》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被逐出长安后,彻底颠覆了王勃的人生观。 又是一次送别,没有了之前的豪迈,充满了命运的感伤。 薛华是王勃的好友,两人即将分别,送了一程又一程。 在这迢迢千里的行程中,惟有一颗悲凉失意的心作伴,这简直会拖垮人生不过百年的孱弱身体。 你我的心情同样漂泊不定,我们的生活也一样辛苦凄凉。这是王勃在经历人生挫折后的感怀。 没有被生活毒打过的人,永远天真。 5、最有灵性的诗:《咏风》 《咏风》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在文人笔下,风是灵性的存在。 炎热未消的初秋,清凉的山风肃肃吹来,山谷树林间瞬间变得清爽。它卷走了雾蔼,吹散了烟云。 风来来去去没有形迹,但是一动一息都充满了感情。白天,风为劳作的人们送来清凉,宁静的傍晚,又为歇息的人们吹奏起悦耳的松涛声。 在王勃笔下,风被形容得惟妙惟肖。 风为万物送来凉爽和清宁,他赞美风拂煦万物的高尚品德,而他想如风一般,为更多的人带去美好与希望。 对可爱的人来说,大自然的一切都是有灵性的。 6、境界最开阔的诗:《滕王阁诗》 《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时间走到676年,人生失意的王勃路过南昌,正逢都督阎伯舆宴会,即席作《滕王阁序》,序末附这首凝炼、含蓄的诗篇,概括了序的内容。 《滕王阁序》通篇对偶,以其瑰丽的语言,华美的辞藻博得世人的称赞。 而附于文后的《滕王阁诗》亦毫不逊色。 站在滕王阁上,看着赣江流水,曾经也是歌舞繁盛之地,如今却一去不复返了。 物换星移,不知过去了多少时光!阁中的滕王在哪里呢?只有那阁外的流水,日夜不息。 从过去到现在,从繁盛到荒芜,气度高远,境界宏大,王勃借滕王阁诗诉说着时光的故事,永恒的故事。 王侯将相不知在何方,惟有青山常在,绿水常流。 7、最浓郁的思乡诗:《蜀中九日》 《蜀中九日》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这一年的重阳节,王勃客居在西蜀。 应着时节,他和朋友登上了高台,又要送走朋友了,诗人的乡愁油然而生。 重阳节到了,登高眺望故乡,喝着送客的酒,更是愁上加愁。 我早已厌倦了漂泊异乡的苦,可我无法归去,鸿雁你为什么还要从北地回来呢? 王勃埋怨着鸿雁不理解他,更映衬出他极度的想家之情。 年少时,故乡是拼命想离开的地方;长大后,故乡是拼命想回却回不去的地方。 8、最凄然沉郁的诗:《铜雀妓二首·其二》 《铜雀妓二首·其二》 妾本深宫妓,层城闭九重。 君王欢爱尽,歌舞为谁容。 锦衾不复襞,罗衣谁再缝。 高台西北望,流涕向青松。 铜雀妓:指曹操的歌舞妓。 幽闭在深宫中的歌舞妓,在君王的爱消失后,又该为谁打扮,为谁歌舞呢? 被子也懒得叠,衣服也不再缝补,站在高台上望向西北方向,只能对着皇帝的陵墓流下泪水。 失去了赏识自己的爱人,歌舞妓不再妆扮自己。 王勃又何尝不像这个歌舞妓呢?自己被逐出京城,又该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得到君王的爱重呢? 对他人的同情,往往影射的是自己。 9、最空灵蕴藉的诗:《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在王勃笔下,江、山、亭、月、夜组成一幅空灵的画面。 长江送走了巴南来的流水,大山横亘,仿佛嵌入塞北的云彩。在明月高悬的秋夜,谁看到渡口旁离群的雁。 烟雾笼罩着青绿的台阶,月亮照着渡亭的南门。离亭关闭着,一片寂静,今夜的江水和高山都显得那么寒冷。 “江山此夜寒”备受后世推崇,江与山怎么会寒呢?寒的不过是王勃自己那颗送别友人寂寞的心吧! 王勃将离别融入到江夜的景色之中,景动人,情更动人。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离别的过程。 10、最彻悟的诗:《落花落》 《落花落》 落花落,落花纷漠漠。 绿叶青跗映丹萼,与君裴回上金阁。 影拂妆阶玳瑁筵,香飘舞馆茱萸幕。 落花飞,燎乱入中帷。 落花春正满,春人归不归。 落花度,氛氲绕高树。 落花春已繁,春人春不顾。 绮阁青台静且闲,罗袂红巾复往还。 盛年不再得,高枝难重攀。 试复旦游落花里,暮宿落花间。 与君落花院,台上起双鬟。 16岁,王勃步入仕途,成为朝散郎。后来成为沛王府的侍读。可是,由于一篇《檄英王鸡》,被贬出长安。 22岁时,因为擅杀官奴,又犯了死罪,幸运遇到大赦,才逃得一死。 人生的大起大落,让王勃对生命有了更深层的认识。 枝头花儿飘落,落在美丽的楼阁上,落花的影子拂过华丽的筵席,浓郁的香气绕着高高的树木。 可青春一去不复返,落花飘落后,就再也难以达到人生的顶点。 也许,在王勃心里,自己就是那枝头飘落的落花,从高处坠落,就也无法攀上高峰了。 谁的人生不像落花呢? 也许命运对谁都是公平的,它给王勃天纵的才华,就没有了顺遂的命运。 可是,在不到三十岁的生命中,王勃留下光耀后世的作品,让人一再吟咏,直到今天。 其实,人生如落花,会从顶峰落下;人生也不是落花,没有翻盘的机会。 前方有路,未来可期。无论经历了什么,请记得带上你的善良和感恩,去遇见温暖和幸福。 与大家共勉。 转自今日头条优质自媒体 免责声明:转载无任何商业目的,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监管要求·版权声明·免责声明1、内容声明:中享网仅提供信息平台发布服务,所展示的信息均由第三方用户实名注册发布,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用户负责 2、风险提示: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 3、投稿提示:投稿请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出现违法内容和行为封号删稿!同时本站将相关证据提交相关部门 4、版权说明:部分投稿作者内容由Ai工具/软件生成,版权由投稿者所有,内容真实性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风险! 5、投诉删除:侵权和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受理邮箱:314562380@qq.com【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及时核查处理】 |
GMT+8, 2025-5-17 08:55 , Processed in 1.24489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