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 查看内容

莫言给年轻人讲了两个故事,虽然励志,但还是有破绽

2022-12-4 17:08| 发布者: zxw88| 查看: 262| 评论: 0

摘要: 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给青年人写了一封信《不被大风吹倒》。这封信莫言亲手写了出来,并亲自朗读了出来,可谓是很用心的。在这封信里,莫言讲了两个故事。这两个故事涉及到一本书和一个人,

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给青年人写了一封信《不被大风吹倒》。这封信莫言亲手写了出来,并亲自朗读了出来,可谓是很用心的。

在这封信里,莫言讲了两个故事。这两个故事涉及到一本书和一个人,一本书是《新华字典》,一个人是莫言的爷爷。莫言说他小时候,“当时与我同龄的孩子都在学校里,他们在一起学习玩耍,而我孤零零的一个人放牛割草,十分孤独。”

莫言给年轻人讲了两个故事,虽然励志,但还是有破绽

图片来源于网络

幸好这时候莫言得到了一本《新华字典》,只有这本书属于他。他就是在放牛的时候,不断翻看《新华字典》,从而认识了很多字,为后来写小说打下了基础。

在另一个故事里,莫言讲述的是他和爷爷遇到龙卷风的事。面对突如其来的龙卷风,爷爷极为淡定。虽然大风将草刮走得干干净净,但是爷爷和车子没有后退一步。“我看到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在颤抖,小褂子被风撕破,只剩下两个袖子挂在肩上。”爷爷的这个姿势保持了较长一段时间,“仿佛是一尊雕塑”。

莫言讲这两个故事的目的是明显的,第一个故事是在告诉人们任何时候都要吸取知识,第二个是表明在任何困难面前都不要退缩。但是,这两个故事,如果仔细琢磨,漏洞也比较明显

莫言给年轻人讲了两个故事,虽然励志,但还是有破绽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认识的大部分汉字实际上都不是在学校里学的,而是在辍学之后通过阅读这本《新华字典》学的。”一个认识不了几个字的人,天天抱着一本《新华字典》也没有用啊?因为读不懂里面的字,那也就不能明白里面的意思了。

这个故事里,其实最让人好奇的,不是莫言如何通过《新华字典》识字的,而是为何唯独“我”辍学?是什么原因?是家庭的原因,还是别的什么原因?甚至这个原因比《新华字典》的作用还要让人好奇,但莫言并没有说明。

龙卷风突然来袭,我们首先选择是不退缩呢,还是选择赶紧找个避风的地方躲躲?常人一般都会选择后者,但莫言的爷爷却选择了前者。而且他也没有管孩子,而是拖着车子不放,难道爷爷知道这风不大?幸好风不是太大,爷爷和莫言都没有事。如果风再大一些呢?会有什么后果?不敢想象

莫言说这两个故事都是他亲身经历的事,但显然这两个故事并不完美。也许,莫言就是要告诫年轻人,要渴望知识,要直面困难,但也必须要面对事实啊。宁折不屈,见风不躲固然让人倾佩,但未必是最好的处理方式。干嘛要跟风对着干?

莫言给年轻人讲了两个故事,虽然励志,但还是有破绽

图片来源于网络

莫言好像特别喜欢讲故事,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在获奖感言里就讲了几个故事。可是,说是故事吧,莫言又说是他亲身经历的说不是故事吧,里面却又总有有悖常理的地方

其实,给年轻人写信,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真实,千万不能讲大道理,更不能编故事。他们虽然年轻,但脑筋可灵活得很,一看一听就会发现不对劲的地方。不真实的故事,往往会适得其反

作为我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给年轻人写信是合适的。而莫言讲的这两个故事,励志,初衷也是很好的。但这两个不完美的故事,经不起推敲,确实有些遗憾。但愿年轻人们不要产生反感心理。祝年轻人节日快乐!青春总是那么美!


转自今日头条优质自媒体
免责声明:转载无任何商业目的,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公告X

【重大通知变更说明】

影响卡顿及收录的说明调整...

点击查看详细说明

手机版|小黑屋|中享网 ( 滇ICP备16008358号-6|滇公网安备53011102001243号 )

GMT+8, 2025-9-13 16:49 , Processed in 0.54933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