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企业商务信息发布服务
 微信公众号
中享网
中享网 感悟 人生感悟 查看内容
0

我要做人生的甲方

2022-10-15 06:55| 发布者: zxw88| 查看: 112| 评论: 0

摘要: 我们选择做甲方,也就意味着我们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不回避、不退缩、不软弱。生活有时会让我们感到很无奈,但却又无法对这个世界妥协,毕竟我们的人生还在继续。做人生的甲方,需要找到生活的理想,用热情去浇灌,
我们选择做甲方,也就意味着我们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不回避、不退缩、不软弱。生活有时会让我们感到很无奈,但却又无法对这个世界妥协,毕竟我们的人生还在继续。做人生的甲方,需要找到生活的理想,用热情去浇灌,主动去创造价值。我们应该主动选择过自己想要的人生,而不是被人生选择。即使我们在快节奏的社会里被压榨着过一生,依旧要记得积极生活,努力提升自己对社会、家庭、情感的认知,找到人生的理想。即便没有草原,也别忘了自己是马。即使日子过得很快,也要相信有些人值得慢慢爱。勇敢做人生的甲方,挑战自己想要的人生。因此我不喜欢这个功利的世界,因为我们只有从“功利”中跳脱出来,实现“去私欲”,才能够“知行合一”,才能更好地与这个世界相处,找寻自己的位置,妥放自己的人生。

人生中最艰难的认知课题

(01)

这几年,网络上反智之风盛行。

起因是一个女孩的尾椎骨被打断了。

事情发生在一个“完美之家”,儿女双全。儿子16岁,女儿14岁。

儿子一直品学兼优。女儿14岁之前也是品学兼优的孩子,突然有一天,这丫头叛逆了。

14岁的女儿,爱上初三的一个男生。

老师约谈双方家长,最终达成开明的共识:不暴力干涉,但绝不允许孩子逾越两性底线,不可影响学习。

女儿置若罔闻,学习成绩从前10名直线下降到倒数第6名。

再跟女儿谈话,女儿却是有备而来,要求父母尊重人权,尊重她的恋爱自由。爹妈完全说不过她,不知道该怎么办。

接下来,女儿在放学回家的途中失踪。

(02)

女儿入夜不归,父母慌了神,四处寻找。

最后在一家酒店成功堵住了女儿和她的小男友。

最终把女儿带回了家。

母亲想息事宁人,但父亲气不过,怒骂女儿不知廉耻,不爱惜自己。把女儿揪过来,打了一个耳光。

女儿狂怒,把书本砸向亲爹的脸。

亲爹转身出去,再回来时手持冰球杆。

反锁上门,哐哐哐,嗷嗷嗷……14岁的女儿,发出惊天动地的惨叫声。

妈妈害怕出事,带着儿子用力撞门。撞不开,找来个锤子砸门,总算把门砸开了。

这时女儿已经趴在地上动不了了,后背、腿上全是伤。去医院一看,诊断结果是尾椎骨骨折。

整个事件,大概就是这么个情形。

(03)

此事,被母亲发布在网上。

顿时一片喧嚣。

大多数人的观点都是支持父亲。

有人跟帖说:如果不打醒女儿,会有更多的痛苦像烙印一样刻在她的身上。

还有人跟帖说:老祖宗说棍棒底下出孝子,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有些小兔崽子言传身教没有用,就是欠揍。结结实实地揍一顿,让她记住这个教训比什么都强!14岁就敢夜不归宿,还跟老爸动手,该打!

许多人现身说法,列举的事例分两种:

一是身边的人因为中学时陷入早恋,放弃读书,最终人生一片灰暗。

二是以自己为例,本来陷入早恋,踏上灰暗人生,幸亏爹妈果断,一顿往死里削,终于幡然醒悟,从此走上阳光大道。

诸如此类。

当事情的解决需要用脑子判断而不是简单的道德判断,有些人就暴露出智商不够的短板。

(04)

从认知角度来说,家长是分五个层次的。

第一层级是物质型父母:舍得为孩子花钱,以为食物充足孩子就会自然长大。

第二层级是道德型父母:舍得花时间,对孩子贴身保护,生怕孩子学坏。

第三层级是思考型父母:开始考虑教育的目标问题。

第四层级是成长型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为了孩子愿意提升和完善自己。

第五层级是智慧型父母:鼓励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打断女儿尾椎骨的父母,应该处在第几层?

(05)

14岁,是孩子至关紧要的人生险关。

社会化人格开始形成。父母的威权在孩子心里迅速降低,他们根本不在意父母或老师对他们的评价,更注重于同伴群体的认同。

进入叛逆期,实际是陷入心智困境。

叛逆行为,是在向父母发出求救讯号。

父母能否听懂,取决于他们的认知层级,也影响着孩子日后的成长。

(06)

有个日本孩子,以沮丧的心情在网上公布了父母是如何摆平他的叛逆期的:

我老妈的教育,可以说天下无敌。想当初我十几岁进入叛逆期,第一次对老妈破口大骂:死老太婆!没想到老妈心花怒放,奔走去向老爸报喜:咱家儿子终于到叛逆期了,赶紧开PARTY庆祝一下。当天家里煮了象征吉祥的红豆饭,还在家门口的邮筒上贴上告示:我家也有叛逆期的儿子了……少年蠢萌的我,根本玩不过老爸老妈好吗,叛逆期只好灰溜溜地结束了。

这算是第三层级的父母,知道孩子的脏话谩骂,并非挑衅自己。所以能够淡定从容,化解危机。

(07)

还是发生在日本的一件事,有位母亲名叫香织。她正读高中的女儿处在叛逆期,视母亲为仇人,根本不和母亲说话。有一次,母亲的膝盖被剪刀扎到,疼得哇哇惨叫,女儿却在一边拍手叫好,哈哈大笑。

女儿甚至发展到盼着操劳的母亲快去死!

这不是孩子天性冷血盼望母亲去死,而是孩子正在面临成长危机。父母一定要冷静,找到化解孩子心理危患的办法。

这位母亲选择自己包扎好膝盖,认真考虑如何帮助女儿。

她想到个有趣的办法——把女儿每天上学要带的盒饭拼成有趣的花样,有文字、有图案,以此与女儿沟通。

刚开始,女儿毫无反应。

但慢慢地,女儿开始习惯这种沟通方式,对母亲的示好有了回应。

在母亲四十岁生日那天,女儿用打工积攒的钱,给母亲买了一个平底锅。

高中毕业典礼后,长时间冷漠的女儿终于说话了:

——妈妈每天认认真真地给我做卡通盒饭,我心里其实充满了感激。

——感谢妈妈为我做过的所有事情,我也想成为像她那样的人。

这是属于第四层级的母亲,她们有耐心,而且愿意陪孩子一起成长。

(08)

一位父亲曾在网上分享他是如何帮助女儿走出成长困境的。

和尾椎骨事件差不多的情形,女儿的学习成绩原本极好,但忽然间叛逆早恋,成绩下降。

当时父亲思考了足足两天,他意识到一件事:

孩子的早恋不是个道德问题,而是孩子心灵空洞,见识不够。

于是他决定替女儿请10天的假,带女儿外出旅游

请假无疑会耽误女儿学业,可这个父亲考虑的是倘若女儿患病,学习成绩再好,还有意义吗?虽然女儿现在身体健康,但叛逆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必须先解决孩子的叛逆问题,才能让女儿的人生走出足够远的距离。

他带着女儿,走了几处名胜古迹。

游历了几座高等学府。

拜访了几个事业有成的朋友。

10天之后女儿回到学校,再看最初那个曾让她痴迷,甚至不惜与父母决裂的男孩,原来的情愫竟悄然消逝。

她曾以为对方就是整个世界。

现在她看到了世界,也做出对现今的自己最好的选择。

这位父亲已经接近第五层级,他知道问题的本质所在,帮助女儿寻找自我,给孩子一个辽远无垠的未来。

(09)

认知停滞的父母,不肯理解孩子。面对孩子成长的困境,他们选择把问题简化为道德判断。

这样就不用动脑子,最省心。

比如说打裂女儿尾椎骨的父亲!

这位父亲痛骂孩子不知廉耻,不知自爱。这是一个毫无依据的武断的道德裁决,而非解决方案。道德是低维的,只有对错与是非。而解决问题需要智慧,这恰恰是低认知父母的短板。

真正陷入阶段性困境的其实正是这位父亲。他自己认知停滞,不肯持续学习,不懂教育心理,更不懂成长规律。他以为成长是个简单的道德判断题,以为孩子的心智困境是对自己的挑衅,以为暴力就是教育。

然而孩子成长,是一个极其艰涩的认知课题。

父母必须与孩子共同成长,否则他们将成为孩子人生最大的障碍。

(10)

帮助孩子成长,需要一个耳濡目染的引导过程。

引导的要点有三个:

一是带孩子看世界,开阔孩子的视野,拓展孩子的心胸。

二是帮孩子树立高远的人生目标,让孩子的一生走得足够远。

三是丰富孩子的心灵情趣,免得孩子灵魂枯竭。

举凡在叛逆之途不肯回头的孩子,一定是在这几方面出了问题。

视野狭窄,鼠目寸光,以为浑噩庸碌就是生活。没有人生目标,当然选择颓废消沉。灵魂枯竭,处于商业竞争时代,对抽象的知识失去兴趣,开始渴望得到同龄人的认同弥补空虚的内心。

所有的孩子都会叛逆。

但在叛逆的路上走多远,这取决于父母的认知。

如果父母的认知里,只有简单的道德判断,那就会让孩子陷入激愤。和孩子比拼输赢,最怕你赢了,让孩子输掉一生。

别跟孩子比输赢。

明智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引路人。你的认知视野影响孩子翱翔天空的界限。暴力只是无能的泄愤,无法化解孩子心理危机。有些人摆脱了成长的阴影,甚至庆幸是父母的暴力让自己远离了黑暗诱惑,但这只是错误归因。错误的教育方式没有毁掉你,那只是你自己的努力与侥幸,并非是错误教育多么合理。你的尾椎骨没有被打断,并不能证明暴力的正确性。引导孩子走向人生巅峰的正确途径,永远是父母切合于人性与成长的高维认知。

自我保护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

(01)

人皆有良知。

虽然良知人人有,但每个人情形不同。有人多些,有人少些。

(02)

天津姑娘小洁,认识了在银行工作的男子张某。

半年后他们结婚,很快有了孩子。

怀孕期间,张某每天端着水杯,跟在小洁身后唠叨:洁,多喝开水。

怎么看都不像只畜生。

(03)

2018年下半年,小洁和丈夫张某带孩子去了普吉岛。

没过多久,小洁父母突闻噩耗:女儿出事了。

张某说小洁是在夜里哄孩子入睡后出去游泳,结果……

小洁父母难以相信这个事实,首先女儿水性很好的,而且女儿那么疼爱孩子,怎么会扔下孩子,大半夜跑出去游泳?

再细问,张某开始含含糊糊,说不清楚。

家人立马赶往普吉岛。看到已死的小洁遍体伤痕,指甲多处折断。

如果只是溺水,身上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伤痕?

之后家人报警,张某被拘留,并很快承认是他杀害了小洁。

(04)

小洁父母哭着质问张某为什么杀小洁?

张某说他不想过了。

小洁家人继续追问不想过了就离婚啊,为什么要杀死她?

张某沉默以对,面无表情。

(05)

变生肘腋,祸起萧墙。

当丈夫突然露出凶残嘴脸,小洁是多么恐惧,多么震惊。她刚刚做母亲,孩子才20个月啊!

她一定恳求过,一定是苦苦哀求张某放过她。

终究枉然。

残暴的殴击中,她被丈夫溺毙于泳池中。

纵死不甘。

可这是为什么?

为什么?

(06)

我们做个事后诸葛亮,分析一下可以发现,其实死于丈夫之手的小洁,至少有三次逃生机会。

结婚前,张某曾大发脾气,把手机和汽车的挡风玻璃给砸了。

小洁同学感觉这个男人很危险,劝小洁再考虑一下。

小洁认真考虑过后,反而在张某面前认错,求挽回。

——这是小洁第一次错失逃生机会。

她似乎不知道,离开一个有暴力倾向的男人犹如逃离一个说炸就炸的火药桶。应该是要多快就有多快,怎么会忍辱挽回呢?

结婚时,小洁父母替他们买房,给了小洁和她丈夫80万现金。结婚之后,老两口还在不停掏钱,供养小两口,生怕他们有经济压力。

确实,谁买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爱……但情况显然不是这样。

2018年3月,张某说要再买一套房,为了获得首套资格,要求离婚。

两人办理了离婚手续。

——这是小洁错失的第二次逃生机会。

离婚后,小洁父母慌了神,为了让他们赶紧复婚,又给了小洁60多万。

除了住房,小洁父母给了140万。零花钱不计在内。

连小洁一家三口去普吉岛的路费都是小洁父母掏的。

婚后张某就辞去了银行的工作,此后他算是失业。这件事小洁的家人竟一无所知。而小洁,或是不知道,或是知道却没告诉父母。

——这实际是小洁错失的第三次逃生机会。

(07)

事发后,小洁家人最困惑的是张某的杀人动机。

行凶之前,张某替小洁买了1700万的保险,受益人就是他自己。

——可如果是为了钱,似乎有些说不过去。毕竟两方老人,一直在全力补贴他们的生活。

舍不得让张某为谋生动一点脑子、费一点力气。

老人很有可能猜对了。

张某杀妻,或许不是为了钱。

巨额保单只是张某布局杀妻的额外收获。既然要动手,就让这次杀人带给自己最大的经济收益。

促使他行凶杀人的真正动机,他已经说过了。

在审讯里,他告诉小洁父母:

不想过了!

(08)

审讯室里,小洁母亲质问张某:“不想过了可以离婚,你为什么要杀人?”

但其实你们是真的忘了吗?他已经离过婚了!他好不容易憋出个借口离了婚。可这些老人一窝蜂地拥上来,砸下真金白银,非让他们复婚!

这么热衷干涉子女生活,终至小洁别无选择。只能和这个可怕男人在一起,以满足别人“到了年纪就该结婚成家”的预期。

从其拙劣的杀人手法上来看,张某不是人。

说他不是人,并非是愤怒斥骂,这是一个公正的评价——从犯罪心理学上看,张某是个典型的半兽人。他的确长了人的外表,也生活在文明社会,但他的大脑原始而混沌,也可能是他的大脑前额叶出了问题。大脑前额叶负责规划复杂的认知行为。正常人都会愤怒,但大脑前额叶会让他考虑到冲动的后果。而张某,他显然没有复杂认知。

他就是个“垃圾”,可是白富美小洁却一心一意地爱着他。不惜砸下房产巨款,把他当宝贝养起来。

砸下这么多的钱是有要求的。要求他做个尽职尽责的好丈夫。可垃圾就是垃圾!他不想过了,费尽周折离婚,这帮人又砸钱催促他复婚,非要让他做个好人。

可他就是不想。

所以他最后选择杀人。只有小洁死了,他才能做回垃圾。至于杀害妻子会有什么后果,这属于复杂认知,不是他那失去理智和思考的脑子能够理解的。

大恩,成仇!

(09)

张某如冬天那条冻僵的蛇,如东郭先生遇到的狼。

你们待我太好,无以为报,反噬情恩。

为什么会有大恩成仇?

这三种情况会让小洁的付出化为张某怨毒入骨的仇戾。

第一种:小洁给予对方的,超过其自身价值。

人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平等的是人格,不平等的是价格。比如说张某,他就是个低认知、低收入、低生存力的人。但小洁一家却对他砸下了远超过他自身价值的钱,包括小洁的屈从与爱。这些构成了张某心里巨大的亏欠,可他价值太低,还不起,就只能以负恩反噬的方式平账。

第二种:小洁给予的,压倒了张某的成长性。

小洁认为自己爱张某。但爱不是单方面的付出,更不是对暴戾的屈从。爱需要两个人用心呵护。小洁所爱非人,她总是无原则地屈从而扭曲了爱。如果她意识到这一点,就不会罹此横祸。

第三种:小洁给予的,原本是张某的职责。

购房置产、赚钱养家这是小夫妻的职责。可是小洁父母把年轻人的活儿全包了,那让张某干什么?人不能闲,闲则生弊。所以张某会做出许多让他们瞠目结舌的事情,因为张某要把自己的时间填满。

古人说,小善如恶,大善无迹。父母教育孩子也好,帮衬成年的子女也罢,如果不守好这几道线,那么所有的付出,最终只会带来怨怼。

(10)

小洁原本可以很快乐,很幸福。

她根本不需要张某。

也许是世俗的认知,也许是亲戚的催促,让不需要张某的她,必须要找个“张某”。即使她曾侥幸逃脱了张某的魔掌,却又被家人以重金为代价,强行将她塞入这桩恐怖婚姻中。

这件事堪足警示天下女性,认清自己,看清对方,比什么都重要。

认清自己,知道自己生命并无缺憾。知道真正的爱是价值的对等,是双方用心的呵护与付出。而不是自欺欺人,骗自己爱一个不堪的人,骗自己对方会改好。可他宁可杀了你,也不愿稍做改变!

看清对方,世间男子无数,不乏拥有有趣灵魂者,不乏睿智多思者,不乏富责任心、富爱心者。这样的男人年轻时也会承受经济的困扰,但他们有自尊,绝不会让自己沦为卑劣爬虫,一味吸血颓废到底。适合相爱的是这样的男人,而非张某这种男性

做父母的多少也要明白点事理。别对子女的生活干涉太深,最重要的是别拿旧观念强行束缚孩子。孩子有困难帮一下正常,但帮到将对方供养起来,这就很没谱。把自由和生活还给孩子,他们会给你一个惊喜的。

现在我们需要反思我们的认知。阳明先生说,人皆有良知,可我们的良知到底有多少?对别人无怨无悔的付出,我们是不是安之若素?我们得到的爱,是不是配得上我们自身的价值?我们是不是时常陷入情绪化,对爱我们的人怨憎滋生?这世界的“张某”也太多了。我们一定要警觉心里的不堪之念,是这些忘恩负德的欲念妨碍了我们,让我们偏离了自身本质。如果说张某还有一点价值的话,那就是警示我们,正是对爱与所得无感,任由恨意滋生,才让他化为戾兽。而我们,任何时候也不可以成为他,哪怕心里稍有幽怨,也应当警惕。只有扫尽心中的阴霾,良知才会浮现,如一轮圆月照亮我们的人生暗夜,照耀我们的未来与爱的行程。

解决问题是让你认知升级的最佳方式

(01)

女大学生小菲,放寒假时去了北京。

在一家餐馆里,认识了传菜员王某。

随后王某表白

小菲拒绝:我已经有男朋友了。

当时王某的回答也很体面:好,我们就当朋友吧。

但隔日,画风突变。

王某突然又来找小菲,称要当面说清楚,如果小菲不跟他走,他就不离开。

小菲就跟他去了地下停车场和公园。据小菲讲述,当晚王某对她有不规矩的行为。

为此小菲报了警,并做了笔录。

——这是小菲第一次和法律接触。

(02)

第一次报警之后,王某被餐厅开除了。

小菲继续回学校读书。

然而王某追到学校。

家人接到小菲的求助,把她接回了家。

王某追到了小菲家,带着水果刀和电棍。

恰好小菲的哥哥在家,立即报了警。

一听报警,王某掉头就离开了。

——这是小菲第二次与法律接触了。

(03)

接下来,王某继续到学校纠缠小菲。

小菲冲入学校办公室求助,保安来救场,王某机智地逃了。

从此王某不敢再来学校。开始电话威胁小菲:你在学校有人保护,有本事放假别回家。

这么看起来,王某害怕保安,但吃死了小菲一家。

果然放假后,王某去了小菲的家,声称要纠缠小菲20年,还要把小菲全家统统杀光。

小菲父母只好报警。

警方让小菲全家去亲戚家住几天吧。

(04)

从此王某多次携带水果刀、电棍在小菲家附近出没。

这个世界,似乎没人管得了他。

他还曾翻墙进入小菲家,撬门而入,拿走了小菲的几百元压岁钱。

小菲父亲想跟王某好好聊聊,问他究竟想要什么,协商怎样才会不再骚扰小菲。

王某说:给我600块,这事就算了。

小菲父亲掏出600块。

但王某并没有罢手。拿到了钱,继续上门骚扰。

——终于到了2018年7月,最后的“决战”时刻到来。

(05)

2018年7月11日晚,王某携刀带棍,翻墙进入小菲家,大喊:全都出来,让我杀了你们!

一场激战在暗夜中爆发,小菲父亲被王某打倒,母亲苦苦哀求。当小菲出来时,王某直接朝小菲的肚子捅了一刀,并用胳膊勒住小菲的脖子。母亲冲上来保护小菲,几个人打成了一团。

小菲说:看到王某倒地,就用菜刀的刀背拍他的背部。

小菲说:我不想伤害他。

好善良的姑娘。

那么我们遇到凶徒到底该如何保护自己?

(06)

小菲一家不算是特例,现代人生活空间大,与人交往的频次高,说不定你我的身边,就有一个像王某这样的人。一旦缠上你,定是不死不休。

答案,在这张图里。

看着这张图,比对小菲一家人的遭遇,你就会明白。

第一张图里,普通人的生气翻脸点是个安全点。因为这个点距离触犯法律还很远,生了气,翻了脸,最多会有点心理负担或者稍微影响一下你的人际关系。

可第二图中心胸宽广之人的生气翻脸点离触犯法律很近了。

而小菲一家人的生气翻脸点,是在凶徒深夜持刀携棍闯入家门后。被逼到这份儿上,不动手砍人已经不行了,虽然警察不建议你砍,可你那一瞬间又想不到别的办法。

因为你老实,总希望靠忍让退缩让对方不至于欺人太甚。这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成立的,但遇到极端特例,如王某这种人,老实人就一下子被逼至绝路。

那么王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他为什么害怕保安,却不害怕小菲的父亲和哥哥?

因为保安才不跟他客气,不会顾及其他,只会对王某恶劣的行为进行惩罚。

而小菲的父母、哥哥,却是一味地忍让,甚至希望出点小钱摆平。

你生气的翻脸点,恰是对方的动手砍人点。

那么这张图,就变成了这样:

王某在保安面前落荒而逃,那是因为保安是普通人,不忍让着他,不给他太多的自由。所以王某遵循人类天性,向着自由度最大的地方逃奔。

如果小菲家人知道这个道理,早在他第一次进门时就动手,他就会知道这里容不得他撒野,像这类纯靠本能活动的生物,就会因此产生心理压力,就有很大可能选择退缩,小菲一家也不至于被逼到这地步。

当断不断,必遭其乱。

(07)

小菲一家人的遭遇之所以成为热点,是因为我们都是这样的人。

遇事忍让,与人为善。

对方却蹬鼻子上脸,视你的私权之地为他的自由区,不断压缩你的生存空间。

我们在为小菲家人申辩的同时,也要学会保护自己。

第一,收好第二张图。

这张图让你知道,关键时刻如果不敢维护自身权益,你的自由就会被恶意侵蚀,就会距离触犯法律越来越近。

第二个,守好自由临界点。

凡事讲宽容,遇人给笑脸。但前提是大家相互尊重。

但凡对方有逾越之举,一定要正气凛然地告诉他:兄弟,你越界了哦,你已抵达我的翻脸点,不可欺人太甚哦。

第三个,学会赢得别人的尊重。

可以轻松幽默,但不可轻佻。可以沉默寡言,但不可失了静气。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重就是要有分量,有学养,有见识,有胆气,不恐惧。

赢得尊重,人不敢犯。

如若有人不知分寸,那就善言相劝。

如果相劝没有效果,那就在距离法律最远的地方解决问题。

这是人生的三道安全防线,一定要守好。

(08)

如果不是为了生存,谁愿意把自己弄得才华横溢?

如果不是为了生存,谁愿意把自己弄得睿智浑圆?

我们都有按自己意愿生活的权利。

然而我们内心的愿望,不能左右这个世界。世上有千奇百怪的人,有人会无私地帮助你,也有人无端欺凌你,对于后者,我们要有应对的手段。

小菲家人的遭遇告诉我们,不能再恐惧了。你越恐惧,生存空间越狭小,人生的很多问题就是这样,该处理时没有处理,越拖延后果越严重。当你鼓起勇气着手化解问题时,才发现事情其实很容易。人生的问题,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我们修行的课题,一旦你解决一个问题,认知就会上一个大的台阶。

看看你在认知的哪一层

(01)

人与人的区别,就在于认知。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问题,每个人看到的东西不一样,得出的结论不一样,采取的行动不一样,最终的结果就会不一样。

(02)

说个听来的故事,并不知真假。

有个社交场合,好多朋友聚坐闲谈。

这时候一架飞机,正从空中飞过。

一位老军人仰头,充满自豪地说:“知道这飞机是从哪儿起飞的吗?就是在最近的那个机场。那个机场是我们修的。”

众人瞪大眼睛:“这可是个大项目,赚了多少钱?”

老军人笑了:“这是很早之前的事了。那时候国家很穷,我们当兵的都怀一腔热血。所以那个机场完全是我们军人义务劳动修建的,一分钱也没有。而且是自愿出工,自带工具。正因为我们军人的无私付出,才有了千千万万的机场与公路,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虽然我们没有赚到钱,但这恰是我们的荣光与骄傲。”

大家肃然起敬,纷纷鼓掌。

老军人羞涩地向大家敬礼,起身离开。

(03)

老军人走了,现场有个商人说话了:“我对军人是打心眼儿里尊敬的。只是感觉这事不完全对。”

大家问,哪些地方不对?

商人说:“怎么说呢,再穷的国家也比个人富吧,就算是当时没钱,事后也应该弥补吧。我不是对义务劳动有看法,但凡事都如交易,都要讲一个规则。一笔交易的正常达成,不能总是要求一方面的付出,而应该建立在公平交易、良性循环的基础上。诚实的劳动、勤恳的付出就是应该要求得到合理的报酬。”

众人礼貌性地表示,你说的也有几分道理。

商人得到赞许,很高兴地离开了。

(04)

商人离开后,一个社会学家起身说:“刚才那个商人说的不完全对。我不是反对公平,也不是不支持规则。而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一个社会不能走入狭隘的交易误区。如果凡事都以冰冷的金钱来衡量,这世上还能剩下多少温暖?如果军人的无私付出,都得不到脑满肠肥的商人一句公正的评价,如果无私奉献都换不来应有的尊敬,这个世界将会变得多么冷漠?”

大家原本就对商人的话存有异议,听了社会学家的这番话后,顿时报以热烈掌声。

社会学家很谦和地站起,向大家致意退场。

(05)

社会学家走了,一个经济学者走了出来说:“刚才那位社会学家的话,我很赞同。但是当我们诉诸情感,单纯地满足于道德优越时,是不是应该从理性的角度,深入地思考一下。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一个机场从动工到修建完成创造了财富的增加值,财富总量加大,国家所发行的货币也相应地增加。可是军人并没有拿到钱,事后也没有补偿。那么问题来了,这钱被谁拿去了?首先声明,我对军人尊重有加,更不会反对义务劳动,同样也希望世界充满爱。回到经济学的本原上来看,一个国家处于贫穷之时,必须要负债经营。换言之,国家最好的办法就是以负债的方式支付修建机场的费用,让财富回归社会,加大货币的流通量。本人尊重所有的奉献与牺牲,但在国家贫穷时的义务付出,实质是在抑制货币的流通,不利于国家的长足发展。”

经济学者说完,众人惊愕片刻,突然一起鼓掌。

经济学家招手致意,退场离开。

(06)

经济学家走后,有一个社会心理学家走出来,他说:“刚才那位学者的话,我很赞同,也很受启发。但是人类社会的构成,不是只有经济这一个维度。很多事情是很难量化的。比如说爱情,比如说家庭,比如说朋友之间,比如说邻里乡党,再比如说一个公司或组织内部的一个小团队。这些隐秘的微小社会单元更强调的是合作,合作并不排斥交易,但万不可凡事交易化。价值是主观的,价格是估算的。如果凡事交易化,带来的结果是合作者各自高估自己的贡献。”

心理学家还说他可以回答刚才那位学者的问题——谁把义务劳动的报酬拿走了?

答案是没有人拿。

又或者说,每个人都拿了。

因为这个报酬无法从庞大的经济总量中筛出来,军人的付出如同输入社会肌体的鲜血,融入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新建机场创造的价值,汇入到货币总量之中,出现在我们每个人的钱包里。

现场寂静片刻,旋即爆发出热烈掌声。

大师脱帽致意,退场。

(07)

社会心理学大师退场,系统学家走出来说:“一个社会,犹如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必须要有序良性的运行。

“正如人的身体,内有心肝脾肾肺,外有口眼耳鼻舌。每个器官各司其职,但同时也都在消耗人体组织的能量。因此任何一个器官,必须要大小适度。小了固然不好,但如果太大,就会对其他器官造成挤压,反而妨碍人体健康。

“义务劳动好不好?

“没人敢说不好。

“我们这个社会需要军人,也需要商人。需要社会学家,也需要经济学者,同样需要社会心理学家。这就好比人体的五脏,大家各自做好自己的工作,相互尊重,相互扶助,这个社会才会越来越好。

“这是我的一点拙见,不知大家是否认可?”

众人点头鼓掌。

系统学家微笑退场。

(08)

系统学家走了,一位认知学家走出来:“军人义务修建机场,是个事实。这个事实构成了当事人生命的记忆,因此他引以为豪。”

在这个当事人引以为豪的事件上,我们先听到了掌声,这是第一时间的心理冲动,是我们的社交本能。

然后我们听到了商人的情绪,接下来听到了社会学家的立场。此二者相互对立,并因对方存在而存在。

然后我们见到了事件的经济维度,并引出了事件的社会心理维度。此二者仍是个对立体,构成新的认知层级。

由此我们知道,当我们面对一件事情时,第一反应是本能,第二反应是情绪,第三反应是立场,第四反应是利益,第五反应是兼顾他人的社会心理。第六反应是认识到前五步并无高低优劣之别,而是一个完整认知的五个组成。

社会问题的讨论也是如此。

(09)

当出现社会问题的讨论之时,你会清晰地看到五个层级:本能层、情绪层、立场层、利益层及社会心理层。

很少有人能够观察到系统认知层,除非你处于更高认知层级。

下愚莫揣上智,处于本能阶段的人,因其视野闭塞,会以为所有人都在这个层级。会震惊于不同观点的出现,认为对方脑子有病。

处于情绪层的人蔑视只有本能的人,却不知道自己已经陷入激烈的情绪。

处于立场层的人忧心忡忡,他们承受着惩恶扬善的焦虑。

处于利益层级的人,面对大量的本能公众、情绪公众及立场公众,有种众人皆蠢我独明智的飘然感,却不知自己陷入专业偏执。

处于社会心理认知层的人,格局放得开,眼光看得远,却未意识到自己虽然看到了全局,但并未跳出全局。

纵然跳出全局,也仍在局中。

必须要见大通简,迎刃破局。犹如鹰隼飞于高空,俯瞰一个个社会与人生问题。你会发现许多问题不过是虚像,许多事情不过是整体系统的有机组成。当你获得这种思维视角,所谓的人生困惑就会立刻豁然开朗。

关于爱的认知,你可以做得更好

(01)

终有一天,我们要说到爱情。

说到相伴,说到一同老去。

多数人会拥有他们的婚姻。或许并不是他想要的,但必是他应得的。

只有懂得爱的人,才能够从爱中获得滋养。

(02)

爱是非理性的。

但失去理性并不意味着就能得到爱。

获得爱、享受爱的人,一定比其他人多知道一些东西。

这些东西,是什么呢?

(03)

有个小朋友很有爱心。

央求爸妈给他买了一只小乌龟。

小乌龟很懂事,每天在小朋友脚下爬来爬去,带给小朋友好多欢乐。

可是忽然有一天,小朋友发现乌龟不见了。找了好久才在门后的角落找到。可此时,小乌龟已经一动不动了。

抱着死去的小乌龟,小朋友号啕大哭。

父母也落下了泪,抚摸着孩子的头,说:“宝宝,虽然小乌龟死了,可是它和你度过了很多美好的时光,始终是很快乐的。来吧孩子,让我们替这只快乐的乌龟,举办一个葬礼。”

爸爸妈妈告诉小朋友可以找一个漂亮的盒子,把小乌龟装进去。在海边找一块高地把它埋葬。并且在旁边立块碑,上面写——这里安息着一只快乐的乌龟。然后再买束美丽的花,放在乌龟的墓碑旁。

小朋友忍着悲痛,开始和爸爸妈妈一起来置办这些东西。先找来只漂亮的盒子,又去寻找适用墓碑的石块,再去花店选择漂亮的花。

忙碌了大半天,小朋友回到房间发现小乌龟不见了。

大家赶紧到处找,一直寻找到客厅,才发现那只乌龟正从沙发下吭哧吭哧地爬向厨房。

这只乌龟居然又活过来了。

爸爸妈妈长松一口气,庆幸小乌龟还活着。

小朋友却失望极了:“那葬礼怎么办?”爸爸妈妈说:“小乌龟好端端地活着啊,不再需要葬礼了。”

(04)

爱情,就是因为爱而感受到的情感。

但从情感滋生出的爱又是什么?

(05)

你为什么爱身边的人?

假如你生在另一个时代,比如说你生在唐朝,或是生在古希腊,你还爱现在这个人吗?

那你肯定没法再爱他了,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他的存在。

每个人都被环境所左右,只能接受现在拥有的幸福,并于现在的幸福中体验欢乐快感,这就是爱。

知道了这个道理,你就学会了爱,懂得了爱。

(06)

我有个在杭州的学生,她说她的母亲是很懂爱的人。而她就是从母亲的身上学会了如何去爱,如何获得更多的爱。

这位母亲在她少女时代喜欢带一本书,在湖边的树下,一个人坐着慢悠悠地读。有一天父亲骑自行车经过,一眼就被这幅画面打动了:湖水,繁花,柳树,宁静读书的姑娘。

然后父亲就上前问路:“姑娘,湖边怎么走?”

母亲:“湖边……这里就是湖边。”

连续几天,蠢萌父亲都会来找母亲问路。终于让母亲知道了他的想法。

然后两人开始闲聊。

接下来是约会。

母亲喜欢去的都是景色极美的地方,而她的身边总是少不了书。

之后两人结婚,不久之后还有了一个小公主。

然后父亲的生意就崩盘了。

(07)

生意失败后父亲非常沮丧,甚至天天躲在家里,门都不肯出。只是一个人喝闷酒。

母亲的一切生活照旧。

母亲每天照常料理家务、上班。黄昏时给婴儿车里的女儿换上最漂亮的小衣服,自己也打扮得漂漂亮亮,带上一本书,推着女儿到附近的小花园,找块干净的石头坐下,一边手扶着婴儿车,一边静静地看书。

公园里有许多女性做妈妈之后都开始不在乎自己的形象。精心打扮再出门的母亲却不管走到哪里,总会遇到男人借故搭讪。

落魄的父亲感受到了压力,开始寻衅和母亲吵架。每当这时候,母亲都会平静地说:“嘘,不要吓到我的宝宝。”

女儿三岁那年,父亲的压力升到极点。有个挺有钱的老板,一直想挖母亲去他公司做助理,为此专门找到家里。对方前脚出门,父亲后脚就把家给砸了。

母亲说:“家砸了也好,反正这些东西都需要换新的了。”

母亲的态度始终是这样,永不失态,绵里藏针。

把家砸碎算是父亲人生最大的转折。此前父亲一直处于失败阴影之中,不敢出门。但家已经被自己砸碎,再继续待下去,好像意义不大。

父亲从此走出家门去寻找以前的朋友,托人帮忙获得机会。母亲则一边唱歌给女儿听,一边把砸得稀烂的家慢慢收拾干净。

等到她7岁时候,父亲已经在一家公司做了小主管,收入虽然不高,但已经恢复了自信。而母亲因为淡定的心态,似乎越来越年轻。

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08)

女儿12岁那年,父亲开始了又一次的创业

这位父亲的性格开始趋于温和,从妻子身上学着不发火,不失态,不浮躁,不怨天尤人。再加上事先准备充足,事业做得越来越大。

(09)

讲这个故事的女孩告诉我:

不是我是女人或是你女友、你妻子,你才爱我。

而是我值得。

其实这才是爱。

她拿出母亲的照片让我看。

这个母亲并非国色天香,但她身上的那种气质:温和、娴静、优雅、从容的气质成功吸引住了我。

女孩说她母亲从12岁开始每周必读一本书。大概母亲是从读书中体会到爱情的真谛。

真正打动人心的,是读书时体会到的感受,而非书本身。

她母亲最喜欢的书是《简·爱》,喜欢到了爱不释手。但如果这本书丢了,丝毫也不会影响她的心情,只要再买一本即可。

没有什么不可替代,千万不要以为你独一无二。

每个人如同一本书。你被收藏、被人爱只是机缘与幸运。要维持这种机缘与幸运,就必须让对方每次翻阅你时,总是能体验到难以言喻的快感。

(10)

我爱你,但与你无关。

只不过是沉醉于爱你时的这种感觉。

要多么虚弱无力,才会天天追在人家后面,不停地问:“还爱我吗?”

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所有的爱情,都是有其因由的。明了这种因由,会让我们获得无尽的爱,体验到快乐的爱。但如果把这个因由当面说出来,情感结局就有点不妙。因此大家都喜欢说爱没有理由,只是爱而已。

当然,我们不排除世间真的会有一个人,或是一群人,无缘无故地爱你,这个概率比较小。我们要正确地解读世界,不要以为纵然自己再不堪,爱自己的人也会无怨无悔。

20岁的女孩,活在青春里。30岁的姑娘,活出韵味来。40岁的女人,活在智慧中。50岁的女人,活在坦然里。现代女性,最大的幸福是遇到了一个美好的商业时代,这个时代里,体力的价值被降到最低,女性获得了运用智慧与男人分庭抗礼的能力与机会。解读爱或任何事情,不能脱离时代,所以现代人唯一的痛苦,是有些人的思想仍然守在旧时代,做不到自强自立自尊自爱,因而失去了人生的掌控权,徒劳地想要依附他人,背离于爱的主旨,自然就疏离于爱。


转自今日头条优质自媒体
免责声明:转载无任何商业目的,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 0
    粉丝
  • 112
    阅读
  • 0
    回复

关注中享网

扫描关注,了解最新资讯

联系人:刘经理
电话:18987275712
EMAIL:314562380@qq.com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
资讯幻灯片
  • 重磅喜讯!中国口腔医生当选英格兰皇家外科
  • 双11玩这么花?不得不说天猫还是有点格局的
  • 求臻医学MRD产品喜获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
  • 我国首个胃癌分子残留病灶检测与临床应用中
热门评论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

    全国服务热线:

    189-8727-5712

    网站名称:中享网

    运营中心:云南省昆明市

    举报说明:侵权和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受理邮箱:314562380@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内核实处理】

    Copyright   ©2014-2023  中享网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中享网    ( 滇ICP备16008358号-6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所刊载的各类形式(包括但不仅限于文字、图片、图表)的作品仅供参考使用,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本站所有资源收集于互联网,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12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