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企业商务信息发布服务
 微信公众号
中享网

大热天,“吃货”们能吃些啥来解暑降温?

[复制链接]
zxw88 发表于 2023-7-17 17: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IP:加拿大
 

炎炎夏日,最惬意的事情,莫过于在空调房内吃西瓜、吃冰淇淋,各色花样的冷饮可以说已经成为了现代生活里的“刚需”。这不禁令人想到一个有趣的问题,古代没有冰箱,夏天吃什么来消暑呢?

大热天,“吃货”们能吃些啥来解暑降温?

商周时期

早在3000年前的商代,当时皇宫贵族已知冬日凿冰贮藏于冰窖,以备来年盛夏消暑之需。

因贮藏冰块非常不易,所以唐以前,能享用冷饮的人并不多。

大热天,“吃货”们能吃些啥来解暑降温?

周朝时,冰制品成为了上层社会的夏季奢侈品。每到三伏天的时候,朝廷就会举行颁冰仪式,将冰赏赐给王公贵族,以示皇恩。

春秋时期

春秋末期,诸侯喜爱在宴席上饮冰镇米酒。《楚辞·招魂》中有“挫横冻饮,酹清凉些”的记述,赞赏冰镇过的糯米酒,喝起来既醇香又清凉。

大热天,“吃货”们能吃些啥来解暑降温?

当时的冰镇饮品,并不是把冰块切小以后直接放进酒水里,而是需要用到“冰鉴”来“湃”上一段时间。

“冰鉴”可以视作是当时的冰箱。使用时,将冰块置入鉴内,再将盛装了酒水或瓜果的铜缶放入其中。

大热天,“吃货”们能吃些啥来解暑降温?

冰鉴

汉代有一种蜜水,是在冰凉的井水中加入蜂蜜搅拌而成。

东晋时期医药学家葛洪发明了凉茶,不仅可以降温解暑,还能败火,遂成为夏季饮品。

大热天,“吃货”们能吃些啥来解暑降温?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人们将“饮料”称为“饮子”。“饮子”用果品或草药熬制而成,既可以解渴,还可以清热解毒。

唐代出现了一种非常流行的冰食,贵族宴会上流行的高级“冰淇淋”,名为“酥山”。这道冷饮制作精细,入口即化、甜糯滑腻,和如今的冰淇淋十分相似。

大热天,“吃货”们能吃些啥来解暑降温?

唐墓壁画《宴饮图》

“酥”,类似今天的奶油。制作酥山,需将奶油加热至半融化,然后滴淋在冰盘上,再插上装饰品,最后端入冰窖冷藏。因其形状如山峦,所以被称为酥山。

当时流行的炫富手段之一,就是在宴会上现场制作这么一座冰、奶、糖铸成的山峦。

宋元时期

古代冷饮业在宋代发展至巅峰,市井中出现了相当数量的饮品铺子,名为“饮子”。

在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画面里出现了一家叫作“香饮子”的店面与招牌。

大热天,“吃货”们能吃些啥来解暑降温?

宋《清明上河图》中“香饮子”牌子

到了宋代,饮料品种已经非常丰富。尤其是果汁饮料,非常受宋代消费者欢迎。宋人笔记所记载的市售冷饮,念起来都可以串成一段相声了:

沈香水、荔枝膏水、苦水、白水、江茶水、杨梅渴水、香糖渴水、木瓜渴水、五味渴水、雪泡缩皮饮、杏酥饮、紫苏饮、香薷饮、梅花酒、皂儿水……

大热天,“吃货”们能吃些啥来解暑降温?

宋代小贩卖冰饮

要说宋朝的网红冷饮,当属“冰雪冷元子”,一道集颜值、美味于一身的小甜点,深受宋朝人民的喜爱。

它由黄豆和砂糖制成,把黄豆炒熟,去壳,磨成豆粉,用砂糖或者蜂蜜拌匀,加水团成小团子,最后浸到冰水里面,就成了香甜可口的冰凉甜品。

大热天,“吃货”们能吃些啥来解暑降温?

到了元代,出现了一种跟现在的冰淇淋非常相似的冰食,是用冰与牛奶、果汁调制而成的,叫做“冰酪”,作为王室贵族的消暑甜品流行。

大热天,“吃货”们能吃些啥来解暑降温?

据说元朝时,马可波罗来到中国旅行,将我们老祖宗的冰酪配方带到了欧洲,外国人在冰酪的基础上加以完善,最终制作出了美味的冰激凌。

明清时期

“铜碗声声街里唤,一瓯冰水和梅汤。”明清时期,最负盛名的是老北京“冰镇酸梅汤”。

乌梅泡发以后,放上山楂、陈皮、甘草等原料和冰糖一起熬制,冰镇之后就成了酸甜可口的酸梅汤。

大热天,“吃货”们能吃些啥来解暑降温?

明清两朝,伏日最盛行吃莲子汤避暑。

据《帝京岁时记胜》载:“六月盛暑,食饮最喜清新。京师莲食者二;内河者嫩而鲜,宜承露,食之益寿;外河坚而实,宜干用。”

大热天,“吃货”们能吃些啥来解暑降温?

清代宫廷流行一种名为“甜碗子”的冷食。它是用莲子、藕、各色瓜果,加上冰糖,经过冰镇之后制成的消暑小吃。

大热天,“吃货”们能吃些啥来解暑降温?

炎炎盛夏

你有什么消暑降温的好办法吗?

快来评论区分享吧!


转自今日头条优质自媒体
免责声明:转载无任何商业目的,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0粉丝

10392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

全国服务热线:

189-8727-5712

网站名称:中享网

运营中心:云南省昆明市

举报说明:侵权和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受理邮箱:314562380@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内核实处理】

Copyright   ©2014-2023  中享网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中享网    ( 滇ICP备16008358号-6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所刊载的各类形式(包括但不仅限于文字、图片、图表)的作品仅供参考使用,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本站所有资源收集于互联网,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12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