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咋办呀,我家孩子叫着怎么没反应啊,现在连话都不说了。” 李女士向医生哭诉道,原因是李女士的孩子两个月前,患上了急性肺炎,紧急情况下,就在网上搜索应该吃什么药。之后虽然病情有所好转,但是李女士发现自己孩子的反应越来越慢,有时叫着都没反应。渐渐地,发现孩子也不怎么说话了,这才赶紧到医院进行检查,却被诊断为药物性耳聋,之后可能再也听不到声音了。 根据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小于7岁的儿童由于使用抗生素错误导致的耳聋病例为30万,占总体聋哑儿童的30%-40%[1]。让人印象深刻的千手观音,共有21为聋哑演员,而其中有18名演员都是因为不恰当用药致聋的,因此对于药物性耳聋应高度重视。那么哪些人群容易患药物性耳聋,这个疾病能否治愈? ![]() 什么是药物性耳聋?顾名思义,药物性耳聋其实指的是错误使用某些药物导致的耳聋,导致患者的听觉系统慢性中毒。药物性耳聋通常会导致患者出现耳聋、耳鸣、或者平衡失调等症状,症状会随着用药的次数增多不断加重,多呈双侧性,少数患者会从高频听力受损逐渐恶化至全聋。 除此之外,药物性耳聋还会导致患者的肝、肾等多个部位受到损伤。对于早期不会说话的孩子来讲,早期症状可能并不容易识别,因此如果生活中孩子本身爱哭闹,但是用药后出现不哭不闹,且异常安静的情况下,最好提高警惕。 ![]() 一些患者服药后如果伴有头疼、头晕、耳朵里嗡嗡响的情况,可能就是服用了一些耳毒性的药物导致的,最好立刻停药,接受治疗,或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耳聋的发生。除此之外,由于人体的听神经与前庭神经比较相近,所以损伤听神经的药物也有几率会损害前庭神经,也就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眩晕或者是呕吐。 对于药物性耳聋的治疗最好是在前期出现类似不适症状时就进行积极治疗,这是因为药物性耳聋一旦形成,就很难进行治疗。尤其对于症状严重或者病程时间较长的患者来讲,耳聋可能会伴随终生。 ![]() 而前面也提到,导致药物性耳聋的主要原因与药物错误使用有很大的关联,而且对于携带有药物性耳聋基因的儿童,如果使用特定的药物,也有可能会致聋,且这种基因常呈家族性遗传,需要尽早做好筛查以及预防。近年研究还发现,我国药物性耳聋患者中大约有一半都与遗传因素有关,并且该类患者均属于母系遗传[2]。那么临床中哪些药物用错会有致聋的风险? 哪些药物用错容易致聋?根据2016年《儿童用药安全调查报告》中显示,我国每年大约有3万名儿童因用药不当导致听力受损。所以生活中应该更加规范用药,且对于以下几类药物的使用,更应该提高警惕。 ![]() 氨基糖苷类上述也提到这种药物是致药物性耳聋的重要原因,其中庆大霉素致聋的病例临床中相对来说较多。庆大霉素临床中主要是通过阻断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用于治疗细菌性感染,且主要的抗菌谱为革兰阴性菌,比如大肠杆菌。 但是由于该药物在临床使用中可能会导致儿童出现不同程度的听力受损。这是因为该药物会直接与内耳听毛细胞接触,破坏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造成胞内糖代谢与蛋白质代谢异常。其次,该药物还会作用于血管组织,降低其中多种酶的活性,导致内耳离子环境紊乱,严重情况下就会导致患者耳聋。 ![]() 这类药物导致的急性耳毒性多数是可逆的,用药后3-5天内出现耳毒性症状,临床约50%的患者会恢复[2]。而对于慢性损伤大多是不可逆的,这可能与患者服用药物的剂量、给药途径、用药时长、家庭遗传等因素都有一定关联。因此患者在服用该类药物时,一定要注意,以专业医生的指导为主。 大环内酯类部分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临床中可能会引起耳鸣、听力障碍等不良反应,如乙酰螺旋霉素,临床多用来治疗葡萄球菌或者是肺炎链球菌导致的感染,比如咽炎、肺炎等等。一般情况下停药后不适症状或可恢复,持久损伤的病例临床不多见[2]。 ![]() 糖肽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等部分糖肽类药物具备一定的耳毒性,这两种药物在小剂量或者中剂量的情况下,一般致毒性发生的几率较小[2],当其服用浓度过多时或者长期服用该药物后,患者可能会出现耳鸣、听力减退等症状。 另外,该类药物还有可能会导致一定的肾毒性,剂量过大时可能会损伤体内的肾小管,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蛋白尿或者少尿等情况。此外,服用该类药物时,还有可能会出现恶心、眩晕等症状。因此这类药物在服用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听力。 ![]() β-内酰胺类如青霉素类药物氨苄西林、氯唑西林以及头孢菌素类药物头孢唑啉、头孢拉定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耳鸣或听力减退的不良反应。不过停药后也可得到一定缓解,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肾功能异常类患者应避免这类药物的服用,以免导致病情加重。 以上几类药物临床中都具备一定的耳毒性,因此生活中需要服用这类药物时需要多加注意,比如对于有药物致聋家族史的患者,应避免这类药物的服用。其次,在服用这类药物时,需要注意服用的时常以及剂量,保护耳朵,如果出现严重耳鸣、头晕、听力下降等情况时,需立刻停药。 ![]() 上述也提到,导致儿童出现药物性耳聋的主要原因多与错误服药存在一定的关联,那么生活中儿童应该如何正确服药?家长平时应该如何做? 儿童应该如何正确服药?多数家长平时生活中几乎都会有这样的困难,就是喂药困难,因此很多家长就会选择果汁服药或者将药物碾碎再让孩子服药。虽然对于有些儿童来说,这类方法有效,但是这种方式可能会导致药效下降,有可能会导致儿童的服药次数增多,导致儿童更加排斥用药。 其次,为了能够防止儿童排斥服药,少数家长会在服药时使用两倍的剂量,但是这种方式可能会损害儿童的肝、肾、肠胃等,导致身体出现不适。 ![]() 另外,儿童用药时,最好到医院进行检查,部分家长会按照自己的既往认知,觉得孩子的症状类似自己曾有过的情况,就自行买药。尤其是抗生素类,并且虽然有些病情在症状上有些类似,但是根本上是不同的,即使服药,也并不会缓解。 儿童用药应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切不可盲目判断,以免影响身体健康,避免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总结家长给儿童用药时,一定要加以重视,对于发育并不完全的儿童来说,其身体的代谢机制可能并不万群,如果错误用药,严重甚至会给孩子造成永久性的损伤。平时服用应谨遵医嘱,不可私自给儿童增减药物剂量。 参考资料: [1]导致儿童药物性耳聋药物大盘点,来源:中国社区医师杂志,2016-02-16 [2]警惕这4类抗菌药,有致聋风险!来源:医学界急诊与重症频道,2020-10-09 [3]注意,这13种药可导致儿童耳聋,来源:药评中心,2021-12-26 注: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自今日头条优质自媒体 免责声明:转载无任何商业目的,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监管要求·版权声明·免责声明1、内容声明:中享网仅提供信息平台发布服务,所展示的信息均由第三方用户实名注册发布,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用户负责 2、风险提示: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 3、投稿提示:投稿请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出现违法内容和行为封号删稿!同时本站将相关证据提交相关部门 4、投诉删除:侵权和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受理邮箱:314562380@qq.com【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及时核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