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我们一起来欣赏敦煌飞天的壁画世界。 壹 继承了唐代画风的散花飞天图,现位于敦煌莫高窟61窟,画中两个形象横向飞天,轻巧矫健。 图 | 五代·散花飞天(局部) 上方的这身形象,穿着华丽的服饰,雍容华贵。受唐代风格影响,这幅散花飞天,色彩艳丽,兼容并蓄,彰显了独特的审美特点,突显了时代恢弘的不凡气势。 下方这位梳着双髻的少女虽衣着较为简朴,但面相丰满,点点红色晕染双颊与肌肤,双手散花衬托腾空之姿。 云舒霞卷间不难见清晰流畅的线条,精美极致中尽显古代绘画遗韵。 贰 位于莫高窟158窟的持璎珞飞天图,绘制于中唐时期。 画中形象手持璎珞,彩带飞舞,衣裙飘扬,双脚倒悬,凌空翱翔。 图 | 中唐·持璎珞飞天,位于莫高窟第158窟 | 选取自敦煌研究院 唐中后期的敦煌飞天图,虽没有盛唐之时的潇洒自由,但依然有各异的形态。在中唐第158窟西壁的壁画中,有的形象捧着花盘,有的手擎香炉,有的如这幅图手持璎珞,也有的吹奏乐器,亦有扬手散花。 他们的衣饰淡雅轻薄,姿态神情甚是传神。 叁 悬空飞天,直飞云霄。 敦煌飞天的壁画图中的形象姿态各异,神态万千,衣着色彩各有不同。 这幅位于榆林窟第25窟的起舞飞天图也是创作于中唐。 画中形象飞天挥臂,以轻盈仪态起舞。其绕树飞翔,脚踩彩云,长巾带呈对称的圆环形。其肉体以线条勾勒,衣饰淡雅,神情庄严。 图 | 中唐·起舞飞天,榆林窟第25窟 | 选取自敦煌研究院 敦煌研究院曾研究唐代艺术,将其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初唐和盛唐的敦煌飞天奋发进取,豪迈而有力,自由且奔放,尽显飞动之美。唐中后期的飞行姿态与前期不同,但他们依然昂首挺胸,轻盈飘落,长带飞舞,缎带飘旋,双目清秀从容。 肆 ![]() 古代伎乐形象和乐器图像在敦煌石窟壁画中大量存在。据统计,仅莫高窟会有伎乐形象的洞窟就200多个,乐伎更是超过3400身。 著名画家张大千也曾被敦煌飞天的神圣吸引。这幅画作临摹于敦煌榆林15窟窟顶。画作中两个乐伎形象缠绕长带随乐飞舞。 左侧的伎乐身着天衣,手持拍板,腾空而飞。其头上的飘带和绕肩的长带于空中摇曳,眼神中透露的专注,似乎世间万物都已容纳于手中的拍板之中。 图 | 张大千临摹《晚唐·伎乐菩萨》(局部) 右侧的伎乐高髻垂后,头戴宝冠,手抱曲颈琵琶,飞升长空,与黄色长裙相衬的飘带似是感受到了古音的高雅与腾空的轻盈。 结语 无论是不同朝代绘制于墙壁上的敦煌飞天图,还是后人临摹的飞天之姿。漫漫历史长河中,敦煌壁画都彰显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美感内涵,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美好愿景。 观敦煌飞天,思文化传承。 以敬畏之心欣赏先人之作。 跨越时代,贯通古今, 敦煌飞天以气势磅礴的艺术之作,成就无可撼动的美学地位。 承载中华文明珍贵的内涵精髓,千年不衰,启迪华夏。 编审:张筱曼 责编:邓莫南 策划:彭 锋 编辑:刘梦迪 转自今日头条优质自媒体 免责声明:转载无任何商业目的,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监管要求·版权声明·免责声明1、内容声明:中享网仅提供信息平台发布服务,所展示的信息均由第三方用户实名注册发布,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用户负责 2、风险提示: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 3、投稿提示:投稿请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出现违法内容和行为封号删稿!同时本站将相关证据提交相关部门 4、投诉删除:侵权和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受理邮箱:314562380@qq.com【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及时核查处理】 |